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地理教學>備課資料>計劃與總結
- 山西民俗旅游的新思維
- 民俗即民間風俗,是百姓在社會生活中世代傳承、相沿成習的生活模式,它是一個社會群體在語言、行為和心理上的集體習慣。民俗旅游是到異地、...[閱讀全文]
2016-08-23
- 典型喀斯特地貌在我國分布的基本狀況
-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條件】㈠有大量的可溶性巖石存在可溶性巖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qū)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閱讀全文]
2016-08-23
- 宇宙中的“錯”名
- 宇宙中許多事物的名稱是可以望文生義的,但是,也有不少天文名稱是反彈琵琶,別有一番趣味。水星無水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表面重力...[閱讀全文]
2016-08-23
- 草地與沼澤的區(qū)別
- 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壯觀,也是世界戰(zhàn)爭史的奇觀,至今它對我們仍有著強烈的激勵意義和教育意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閱讀全文]
2016-08-23
-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類型淺談
-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是指大自然賦予地理區(qū)域的能使人產生美感的自然環(huán)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組合。但是,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必須經過人為的開發(fā),建筑...[閱讀全文]
2016-08-23
- 恒星物質組成的確定方法
- 夜晚我們看天空,既有明亮的星星,也有暗淡閃爍的星星。這些星星絕大部分與太陽一樣都是恒星。因為它們與我們距離遠近不同,因而亮度大小不...[閱讀全文]
2016-08-23
- 海底奇景
- 神秘的海底世界和陸地一樣,也有各種各樣的自然景觀。海底淡水泉美國弗羅里達州東海岸的大西洋海底,有一眼流量很大的淡水泉。由于淡水的上...[閱讀全文]
2016-08-23
- 海洋石油污染的人文思考
-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積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和空間資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全文]
2016-08-23
- “生物入侵”所引發(fā)的生態(tài)危機
- 一種生物從原產地遷入到另一地,這種生物被稱為外來物種。生物入侵是指外來物種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過程。在人類歷史上,人...[閱讀全文]
2016-08-23
- 文化與文化景觀概念淺析
- 一、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閱讀全文]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