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wǎng)>地理教學
- 高考地理考點歸納:我國的資源和能源專題
- 第五章:我國的資源和能源專題自然資源的特征:資源的總量、人均占有量、資源的種類、資源的組合狀況資源跨區(qū)域調(diào)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資源的區(qū)域分布是很不均勻的,存在著明顯的資源富集區(qū)和資源貧乏區(qū)。且自然資源依在區(qū)域之間一般不具有流動性。⑵區(qū)域間的發(fā)展水平不平衡,各區(qū)域?qū)ψ匀毁Y源的需求與該區(qū)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區(qū)域可能自然資源的賦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區(qū)域可能自然資源的賦存量多。典例:實施西氣...[閱讀全文]
2017-12-19
- 高考地理考點歸納:河流、濕地、湖泊等專題
- 第四章:河流、濕地、湖泊等專題河流水文特征:① 徑流總量取決于流域集水面積大小、流經(jīng)氣候區(qū)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guān)系;② 流量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取決于主要補給水源的水量變化,主要還是要分析流經(jīng)地區(qū)的氣候特點,當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補給的河流流量較穩(wěn)定,徑流變化較??;③ 結(jié)冰期取決于氣溫的高低,一般氣溫低于0℃;④ 凌汛一般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有結(jié)冰期且河流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河段;⑤ 含沙量取決于過水地面土壤...[閱讀全文]
2017-12-19
- 高考地理考點歸納:氣候?qū)n}
- 第三章:氣候?qū)n}氣候特征——從氣溫(高低的季節(jié)變化.年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節(jié)變化),四季的變化(冬夏季節(jié)的長短)等方面概括。影響氣候分布的主要因素1) 太陽輻射強度(緯度位置):影響氣溫;2) 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huán)流、風的性質(zhì)):影響降水;3) 地形(地勢高低,迎背風坡);4) 海陸位置; 5)洋流; 6)冰面、雪地; 7)人類活動“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對昆明氣候的形象...[閱讀全文]
2017-12-19
- 高考地理考點歸納:地質(zhì)、地形專題
- 第二章:地質(zhì)、地形專題(1)地形(地貌)特征——從地形種類(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狀況(坡度陡緩.相對高差),海拔高度、地勢四個方面概括.【分東南西北中幾個方位答】(2)地表環(huán)境特征——從氣候(濕.熱.冷.干),植被狀況,土地類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發(fā)育程度等方面概括.(3)土壤的理想化體積比:礦物質(zhì)45%,有機質(zhì)5%,水分20%—30%,...[閱讀全文]
2017-12-19
- 七年級地理上冊《人口與人種》知識點新人教版
- 一、人口分布特點世界上目前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1億人口以上的國家有10個,它們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聯(lián)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這10國人口總數(shù)共計31.5億多,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間分布分為人口稠密地區(qū)、人口稀少地區(qū)和基本未被開發(fā)的無人口地區(qū)。絕大數(shù)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qū),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更加集中。中低緯度的臨海地...[閱讀全文]
2017-12-15
-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學案(地球和地圖)
-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圖(一)學習目標: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 經(jīng)緯線的特點及劃分 3. 經(jīng)緯網(wǎng)及其地理意義 ;4. 不同類型的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5. 比例尺的計算及大小比較6. 等高(深)線地形圖的特征及判斷方法 7.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判斷8. 結(jié)合等高線地形圖掌握地形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考情點擊:1. 以經(jīng)緯網(wǎng)圖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讀、兩點間距離的計算、最短航線的確定;2. 以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切...[閱讀全文]
2017-12-15
- 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的閱讀》知識點人教版
- 1.按地圖分類:地圖集,電子地圖,三維地圖,衛(wèi)星地圖,影像地圖等。2.按其專題學科分為:自然地圖、人口圖、經(jīng)濟圖、政治圖、文化圖、歷史圖,學習方法。3.按其具體應用分為: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游圖等。4.按其使用形式分為:掛圖、桌面圖、地圖集(冊)等。5.按其表現(xiàn)形式分為:縮微地圖、數(shù)字地圖、電子地圖、影像地圖等。6.按其印刷開本分為:16開、8開、4開,...[閱讀全文]
2017-12-14
-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新人教版知識點
- 一、地球水球1.海陸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2.海陸分布的特征,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陸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陸地占10%,海洋占90%),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總體說,陸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無論地球怎樣分,分成兩個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總是大...[閱讀全文]
2017-12-14
- 七年級地理上冊《海灣與陸地的變遷》知識點整理粵教版
- 知識點按運動方向可分為 水平運動和 垂直運動。水平運動指組成地殼的巖層,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運動。也稱為 造山運動或 褶皺運動。該種運動常??梢孕纬删薮蟮?褶皺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島弧、海溝等。垂直運動,又稱為升降運動、 造陸運動,它使巖層表現(xiàn)為隆起和相鄰區(qū)的下降,可形成高原、 斷塊山及拗陷、盆地和 平原,還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陸變遷。 地殼運動控制著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影響各種 地質(zhì)作用的發(fā)...[閱讀全文]
2017-12-14
- 七年級地理上冊《人類與海洋》知識點整理粵教版
- 知識點1、 海底主要地貌類型l 從大陸邊緣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為大陸架、大陸坡、洋盆和洋中脊l 大陸架:分布在大陸邊緣的淺海地區(qū)。l 大陸坡:分布在大陸架的外緣。洋盆、海溝、海嶺分布在大洋底。2、 海底擴張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主要觀點l 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大洋底部地殼是不斷生成——擴張——消亡的過程,是地幔中物質(zhì)對流的結(jié)果。洋中脊是地殼的誕生處,新洋殼不斷生長,隨著地幔物質(zhì)的對流向兩側(cè)推開,海...[閱讀全文]
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