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想象圖
仙女星系
據(jù)英國報道,由美國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銀河系的質量比先前預計的要大50%,旋轉速度也要更快,這意味著銀河系對其他星系的引力也更大,因而銀河系與包括仙女星系在內的其他星系相撞時間可能比科學家所預計的更早。
數(shù)十億年后才會相撞
研究人員表示,銀河系一旦與其它星系相遇,碰撞時所產(chǎn)生的超大沖擊波將會壓縮星系內部的星際氣體云團。但幸運的是,這一巨大的災難只會發(fā)生于遙遠的未來。德國馬普研究院天文學家卡爾-門特恩解釋說,碰撞將可能發(fā)生于數(shù)十億年之后,雖然兩者碰撞的時間比科學家所預測的要早得多,但對于人類來說這一時間仍然是屬于遙不可及的未來,不會引起人類的恐慌。
卡爾和他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甚長基線電波干涉陣列”射電望遠鏡對銀河系進行了精確的測量。銀河系在旋轉的過程中,某些放射無線電波的部分會向地球方向移動。正是基于此現(xiàn)象,科學家們才可以計算出銀河系旋轉的速度。
70億年后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
科學家們記錄了來自銀河系4個旋臂所發(fā)射出來的無線電波,并根據(jù)這些無線電波進行測量。經(jīng)過測量發(fā)現(xiàn),太陽系會隨著銀河系以大約100萬公里/小時的速度旋轉,比預期中的要快近17萬公里/小時。卡爾認為,“測量結果要求我們必須要重新認識和理解銀河系的結構和運行規(guī)律。”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為2.8萬光年。仙女座星系大約是太陽質量的2700億倍,距離我們太陽系有200多萬光年。銀河系的這種高速旋轉意味著它的質量應該與仙女座星系相當,比以前的預測要重三分之一左右。卡爾研究團隊成員、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天文物理學中心科學家馬克-里德認為,“從此,我們不再認為銀河系只是仙女座星系的小妹妹。”
天文學家們認為,這次碰撞將會在未來的70億年之內出現(xiàn)。太陽耗盡最后一絲能量之日,差不多也就是兩個星系的碰撞之時。在發(fā)生碰撞時,恒星和行星應該不會發(fā)生碰撞。相反,星系碰撞后會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更大的星系。英國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格里-吉莫爾介紹說,“兩者會戲劇性攪活、粘合在一起,最后所有恒星都將死亡,新星系變成一個巨大的死亡星系。目前尚不清楚兩者是否會正面相撞。”如果是側向碰撞的話,還將可能會引起進一步的碰撞。整個碰撞過程可能會持續(xù)數(shù)百萬年時間。根據(jù)吉莫爾的說法,這項研究不僅僅提前了銀河系死亡的時間,而且還對暗物質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銀河系中心的暗物質比天文學家們早期的預測要冷得多、密得多。
研究人員們還表示,一旦確定了銀河系旋轉速度,那么最終控制這一速度的復雜公式便可確定銀河系中所有暗物質的質量。暗物質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但卻是迄今為止宇宙中數(shù)量最多的物質。所以,這意味著銀河系的質量是天文學家以前估計的1.5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體物理學家馬克-莫里斯說,最新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但并不是有關銀河系大小的最終結論。莫里斯沒有參加雷德的這項研究。體積更大還意味著銀河系和仙女座之間的引力更加強烈。據(jù)雷德介紹,天文學家長期預測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的碰撞可能發(fā)生得更早,同時側面碰撞的可能性更小,然而不用擔心,畢竟銀河系與仙女座相撞至少是幾十億之后的事了。
碰撞后人類仍可能存在
如果銀河系果真和其它星系發(fā)生碰撞,那時候人類可能會仍然存在,他們將看到一個未來完全不同的天空景象。狹長的銀河系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數(shù)十億顆星球組成的巨大隆起。天文學家們日前繪制了一幅更為詳細的銀河系三維立體圖,發(fā)現(xiàn)它的寬度比天文學家以前認為的多15%。更為重要的是,銀河系的密度更大,質量比天文學家以前認為的多50%。天文學家1月5日在加州長灘市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大會上公布了這一最新發(fā)現(xiàn)。
【銀河系與仙女星系等天體可能提前相撞(圖)】相關文章:
★ 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