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江河洪水災害頻繁,危害嚴重。防洪是大江大河整治工作的首要問題。經(jīng)過多年來大量的整治工作,興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對各級河道的洪水起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調節(jié)作用。我國的防洪工程建設一般是在上游山區(qū)興修控制性的水庫,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在中下游平原進行河道整治、加固堤防、開辟蓄滯洪區(qū),調整和擴大洪水出路,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洪體系。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一個包括諸多措施在內(nèi)的防洪體系。這個體系保護著5億人口、3 000多萬公頃耕地和占全國2/3的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值。正是由于這個體系,我國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yè),國民經(jīng)濟得以迅速發(fā)展。在防洪工程體系中也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防洪工程標準低,大量湖泊和河道灘地因被圍墾而降低了湖泊的調蓄能力和河道行洪能力,水土流失加劇,河道湖泊嚴重淤積等。1998年夏季,長江、嫩江、松花江出現(xiàn)的嚴重洪水災害和險情,就與防洪標準過低有關。當前我國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加大對江河治理的力度。以長江為例,要解決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問題,必須采取綜合整治措施。
●在干支流地區(qū)進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加強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的建設,禁止對現(xiàn)有天然林的砍伐,防止水土流失。
●對主要支流開展整治,修建水庫。
●加強中下游堤防建設,加高、加固荊江大堤和長江大堤。
●將低洼處圍湖造田的部分,退田還湖,加強蓄洪區(qū)建設。
●加強河道整治和洞庭湖、鄱陽湖的治理,發(fā)揮天然湖泊調蓄洪水作用。
●加強防洪管理和非工程防洪措施,包括防汛、河道清障等。
●在干流上興建三峽工程。
【大江大河的治理】相關文章:
★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 大洋的命名
★ 國家類型的劃分
★ 大陸東西岸的降水
★ 澳大利亞的動植物
★ 國土資源
★ 澳大利亞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