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 >地理教學 >備課資料 >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概況

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概況
查字典地理網 來源|2013-01-06 發(fā)表|教學分類:計劃與總結

地理教學

備課資料

壯族

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一個民族,有人口15 489 630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其主要聚居地。此外, 廣東、貴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壯族聚居區(qū)地處嶺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觀十分美麗。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熱帶、亞熱帶作物。

農產品有水稻、玉米、薯類等。三

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qū)素負盛名的特產。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曼”“布雅依”等20余種自稱。 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僮族”。后來改為“壯族”。

壯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傣語支。古文字是“模仿”漢字《六書》的造字法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與壯語語音一致的“方塊壯字”。20世紀50年代,根據壯族人民的要求,創(chuàng)制了一種全民族能夠接受以拼音字母為基礎的壯字。目前仍在推廣使用。

蒙古族

現有人口4 806 849 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其余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qū)。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于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yè)上比較發(fā)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文學、語言、 醫(y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懊韶!笔恰懊晒拧币辉~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

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tǒng)一了蒙古地區(qū)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懊晒拧币簿陀稍瓉淼牟柯涿Q變成為民族名稱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wèi)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

藏族

有人口4 593 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以及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臨近省。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兌巴”(阿里地區(qū))、“藏巴”(日喀則地區(qū))、“衛(wèi)巴”(拉薩地區(qū))、“康巴”(四川西部地區(qū))、“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區(qū))。藏語依地區(qū)劃分為衛(wèi)藏、康、安多三種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于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yè)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和牦牛、犏牛。

其中牦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yè)以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qū)經濟的聯(lián)系。公元641年,藏王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lián)姻,促進了藏族文化的發(fā)展,10世紀到16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于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yī)藥等專著問世。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

其中踢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藏族信仰佛教。公元7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公元13至16世紀中葉,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動頻繁,佛教寺廟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廟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

【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概況】相關文章:

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的主要民族政策

巴西:民族融合的典范

進一步發(fā)展我國農業(yè)的途徑

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文化活動

干渴的“世界水日”

我國的行政區(qū)劃

我國的地震預報

我國的島嶼

我國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與展望

最新地理備課資料
熱門地理備課資料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備課資料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