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以下是地球的圈層結構專項練習,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fā)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據此完成1~2題。
1.此地震發(fā)生時,地面上人們的感覺是()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下上顛簸
C.只有上下顛簸
D.只有左右搖晃
2.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內部圈層中的()
A.地幔 B.地殼
C.內核 D.軟流層
解析:本題組以智利地震為背景,考查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和地震波的相關知識。由于縱波傳播速度快,先傳到地面,引起上下顛簸,然后是橫波引起的左右搖晃;根據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可知,該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中。
答案:1.A 2.A
3.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軟流層以上
答案:D
讀下圖,完成4~6題。
4.②圈層的主體是()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5.①、②、③、④四圈層中處于不斷循環(huán)更新之中的是()
A.④ B.② C.① D.③
6.圖中圈層中的最活躍的因素是()
A.大氣 B.水 C.土壤 D.生物
解析:由圖示可知①地幔,②水圈,③巖石圈,④大氣圈。水圈的主體是海洋水,整個水圈均處于不斷更新的過程中,生物是地球上最活躍的因素。
答案:4.D 5.B 6.D
7.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關系圖,完成(1)~(4)題。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
(2)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表示________面,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面以上C表示________,該面以下E表示____________。
(3)圈中F處,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繼續(xù)往深處傳播。這說明F面以上的E物質狀態(tài)為________態(tài),以下的G物質狀態(tài)為__________態(tài),F(xiàn)面是________面。
(4)C層的平均厚度為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組成,E層主要物質成分是______的硅酸鹽類,G層叫______,H層叫__________。地球的巖石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震波及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由題目可獲得以下信息:A、B兩波在同一種介質中波速不同;C~H在地球內部結構中的位置,并結合波速的大小判斷A、B名稱,結合地球內部構造進而判斷C~H的名稱。上圖中,右圖是根據左圖作出的地球內部構造的判讀結果。例如,根據在距離地表平均33千米處,地震波波速突然增大,可確定D面為莫霍面。又根據在2 900千米深處,縱波迅速銳減,橫波完全消失,可確定F面為古登堡面。F面以下,橫波不能通過,說明F面以下的物質非固態(tài)。
答案:(1)橫 縱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 橫波和縱波在此處波速突然加快 地殼 地幔
(3)消失 突然變小 固 液態(tài)或熔融狀 古登堡
(4)17 各類巖石 鐵、鎂 外核 內核 地殼 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的部分)
地球的圈層結構專項練習及答案的所有內容就分享到這里,查字典地理網希望考生可以在2016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績。
【2016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地球的圈層結構專項練習(附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