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航 1、首頁2、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23、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3
高中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練習
【摘要】查字典地理網高中頻道的編輯就為您準備了高中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練習
一、選擇題
下圖為某地土地利用圖和農業(yè)產值構成圖,讀圖完成以下2題。
1.該區(qū)域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A.大牧場放牧業(yè)
B.種植園農業(yè)
C.混合農業(yè)
D.商品谷物農業(yè)
2.這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的特點是()
A.勞動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專業(yè)化程度,商品率高
C.生產規(guī)模小,機械化程度低
D.生產靈活性差,市場適應性弱
?下圖是某城鎮(zhèn)用地布局規(guī)劃方案示意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3.該方案突出優(yōu)點是規(guī)劃中的 ( )
A.居住區(qū)緊靠舊城、臨近鐵路?
B.居住區(qū)環(huán)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業(yè)區(qū)靠近水源、鐵路交通方便?
D.工業(yè)區(qū)地區(qū)勢平坦、位于主導風下風向
4.適合布局在防護帶的是 ( )
A.停車場、是用品倉庫
B.幼兒園、日用品倉庫?
C.幼兒園、醫(yī)院
D.醫(yī)院、停車場
5.提供下列服務的城市屬于等級最高的是( )
A.小百貨、副食品 B.早點鋪、菜市場 C.醫(yī)院、大商場 D.小學、理發(fā)館
6.大氣污染源不包括工業(yè)、汽車與居民生活排放出的( )
A.二氧化碳 B.粉塵 C.氮氧化物 D.碳氫化合物
本文導航 1、首頁2、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23、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3
7.下列關于美國國內人口遷移說法是錯誤的( )
A.19世紀中期南北戰(zhàn)爭造成的人口大規(guī)模東移
B.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人口由鄉(xiāng)村大量流入城市?
C.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遷往北部和西部
D.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東北部老工業(yè)區(qū)的人口大量遷移到南部和西部
8.下列人口遷移屬于受環(huán)境影響自發(fā)性遷移的是()
A.911事件后,大批阿富汗居民遷往巴基斯坦
B.我國三峽水庫建設出現了大量移民
C.美國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向本國南方陽光地帶遷移
D.宣興青年到北京上大學
下圖反映的是某國近些年來的人口數量與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2題。
9.圖示期間,關于該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持續(xù)減少,勞動力缺乏
B.人口增長快
C.人口增長模式屬于傳統(tǒng)型
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的高
10.圖示期間,關于該國城市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人口增長率超過總人口增長率
B.預計2015年城市人口數量將達6 000萬
C.最近幾年,城市人口數量基本保持不變
D.城鄉(xiāng)人口比重合理,維持現狀是當前該國的主要目標
二、填空題
11.閱讀下列的圖和材料,回答問題。
本文導航 1、首頁2、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23、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3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05年1月6日我國第l3億個小公民于6日零時2分誕生于北京婦產醫(yī)院,運用經濟、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綜合治理人口問題,使中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從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l2.41,白然增長率從25.83下降到6.Ol。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二十世紀末把中國人口控制在13億以內的目標推遲四年到來。
材料二2004年7月10目在武漢紀念世界人口日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們認為我國人口發(fā)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 轉變時期,在上海、大連等大都市出現了未富先老現象,在中西部小城鎮(zhèn)和農村出現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現象, 一方面,龐大的人口壓力和傳統(tǒng)工業(yè)調整涌現出大量再就業(yè)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卻在鬧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連續(xù)l0年來人口呈負增長,2004年調整了 部分計劃生育政策,有計劃地安拂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兩胎的生育間隔,同時對終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獎勵。
(1)從中國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國人口增長有三個明顯的低谷,其中B低谷出現的產生原因是
A低谷出現的產生原因是?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El轉變時期和我國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的歷史性轉變,這里的后人口轉變時期是指 (人口增長,其特點是 )
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的歷史性轉變是指 。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現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4)U未富先老說明了什么?這種現象會帶來哪些問題?
(5)上海市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負增長
B.人口增長與經濟發(fā)展關系失調
C.老齡人口增長快。社會福利壓力大
D.社會經濟發(fā)達,勢動力相對不足
12.享有中國蔬菜之鄉(xiāng)美譽的壽光市,是冬暖式大棚生產的發(fā)祥地。該地率先解決了用冬暖式大棚生產夏季蔬菜的技術難題,推動了全國越冬蔬菜生產的技術革命,并成功引種了美國微型黃瓜、荷蘭甘藍、日本大葉菠菜和以色列西葫蘆等。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試分析壽光市發(fā)展蔬菜生產的有利區(qū)位條件。
(2)材料中關于蔬菜生產的革新改變了農業(yè)生產的哪些特點?
只要大家用心學習,認真復習,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績。查字典地理網的編輯為大家?guī)淼母咧懈咭坏乩硐聝云谀┛荚囶}練習,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高中高一地理下冊期末考試題練習】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試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