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氣候授完之后,我又研讀了地理課程標準。重新審視這一節(jié)課,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教教學設計依據(jù)課程標準
本節(jié)課加強學生識圖,從圖中得到有關亞洲各種氣候的位置、面積。而且能夠從氣候圖上掌握有關亞洲的各種氣候特征,由教師引導、分析得出結論,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尊重學生
新課標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差異,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如有關亞洲的氣候類型,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閱讀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識說出來或采用競賽方式,看誰知道的多,說的多,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學會表述和傾聽,在合作中求得共同發(fā)展。
三、創(chuàng)造和諧氛圍,適當運用鼓勵性評價
為了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系列活動,不失時機的給學生表現(xiàn)機會并給以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獲得自信與成功的體驗。
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教師的引導過程中,教師關鍵是如何引,使學生才能掌握怎樣去分析,怎樣得結果。使教學能夠達到面向全體。師生的交流平等性應加強。
2、在提問題時,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教師不能強加與學生??傊?,課改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只有不斷地探索,共同進步。
3.以后的教學中需進一步精選材料,切實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注意圖文結合以及過渡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加強各環(huán)節(jié)時間的計劃性,先學后教,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切實注意啟迪學生思維,重點知識要落實到位,不能喧賓奪主,精心提煉問題導學,注意提高知識的當堂達成度。
【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亞洲》教學反思三】相關文章:
★ 地理教學反思㈠
★ 浦東的休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