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一地理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初一地理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一、教材分析
本學年使用的教材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地理》,教材的主要特點如下:
1. 教材在結(jié)構(gòu)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動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已經(jīng)從復習鞏固課堂知識,轉(zhuǎn)而承擔一部分新知識的教學。通過活動這種形式,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實踐性。
2. 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教材中嘗試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圖釋、說明地理問題的對話、展示地理過程的組照或組畫等,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激發(fā)他們對地理課的興趣。
3. 密切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尤其是注意挖掘?qū)W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教材十分重視對每一個教學內(nèi)容的引入,盡可能多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4. 平實、生動的語言風格。教材中盡可能避開生澀的地理專業(yè)術語,鄙棄板著面孔說教的語言風格。例如,嘗試在表現(xiàn)學生對話的對話框中,使用學生的語言。此外,一些小標題也比較活潑,富有啟發(fā)性。
5. 版式設計生動活潑
二、教學總體目標
1.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
2.加強實踐和探究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重視愛國主義情感、環(huán)境保護意識、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三、教學進度表
周 次 | 時 間 | 教學內(nèi)容(課時安排) |
第一周 | 9月1日5日 | 與同學們談地理(2課時) 1.1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 |
第二周 | 9月8日12日 | 1.1地球和地球儀(第2~4課時) |
第三周 | 9月15日19日 | 1.2地球的運動(3課時) |
第四周 | 9月22日26日 | 1.3地圖(2課時) 單元復習(1課時) |
第五周 | 9月28日10月5日 | 校運會、國慶節(jié)停課 |
第六周 | 10月6日10日 | 第一單元小測(1課時) 2.1大洲和大洋(第1~2課時) |
第七周 | 10月13日17日 | 2.1大洲和大洋(第3課時) 2.2海陸的變遷(第1~2課時) |
第八周 | 10月20日24日 | 2.2海陸的變遷(第3課時) 第二單元復習小測(1課時) 3.1多變的天氣(第1課時) |
第九周 | 10月27日31日 | 3.1多變的天氣(第2課時) 3.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1~2課時) |
第十周 | 11月3日7日 | 3.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第3課時) 期中復習考試 |
第十一周 | 11月10日14日 |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課時) |
第十二周 | 11月17日21日 | 3.4世界的氣候(第1~2課時) 單元復習(1課時) |
第十三周 | 11月24日28日 | 第三單元小測(1課時) 4.1人口與人種(第1~2課時) |
第十四周 | 12月1日5日 | 4.1人口與人種(第3課時) 4.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2課時) |
第十五周 | 12月8日12日 | 4.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2課時) 單元復習小測(1課時) |
第十六周 | 12月15日19日 | 5發(fā)展與合作(2課時) 單元復習(1課時) |
第十七周 | 12月22日26日 | 總復習(3課時) |
第十八至 二十周 | 12月29日1月16日 | 12月29日1月12日期末復習考試 1月14日(農(nóng)歷十二月廿三日)寒假開始 |
備注:本學期共45課時,每周3課時 |
【2016初一地理下冊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