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的學習,及時做同步練習是非常重要,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二地理防災與減災同步練習含答案,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
在遙感技術中,可以根據植物的反射譜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助與防災減災據此回答1—2題。
1.遙感技術用于防災減災的具體檢測內容包括( )
①旱情 ②水災 ③滑坡 ④農林病蟲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根據上述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
①區(qū)分闊葉林與針葉林 ②檢測植物病害情況 ③區(qū)分落葉樹與長綠樹
④檢測草場退化情況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003年2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楚-伽師發(fā)生強烈地震,讀圖,回答3~5題。
3.這次地震按成因分類應是()
A.構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4.根據板塊構造學說,該地震應是處在哪兩大板塊 之間()
A.亞洲、太平洋 B.亞歐、非洲
C.亞歐、印度洋 D.亞歐、美洲
5.這次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地震發(fā)生在白天
B.震級超過唐山大地震
C.救援工作不及時
D.震區(qū)房屋結構不合理
6.人們通過植樹造林能預防或減少的地質災害是()
A.地震 B.火山噴發(fā) C.泥石流 D.暴雨洪澇
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卮?~8題。
7.洪水淹沒地區(qū)圖層與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推斷出各地受災情況 B.推斷出各地降水情況
C.計算湖泊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yè)生產總值
8.對1950年與1998年長江中下游湖泊面積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湖泊蓄水量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fā)生
C.了解圍湖造田情況 D.預測該地區(qū)降水變化趨勢
讀我國東部地區(qū)雨帶圖,據此回答9~12題。
9.該圖所反映的時間是()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10.此時造成長江中下游受災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臺風C.緯度 D.副高
11.此時造成長江中下游農作物生長受到威脅的原因是()
A.洪澇 B.春旱 C.伏旱D.寒潮
12.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在該雨帶不能影響的地區(qū),適宜開發(fā)()
A.核電 B.水電 C.太陽能 D.生物能
1998年夏秋,長江流域發(fā)生了全流域大水災,為準確了解災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術。據此完成13~16題。
13.要準確勘探水災淹沒的情況,快捷而準確監(jiān)測長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攝 B.遙感技術 C.全球定位系統 D.多媒體技術
14.同是遙感圖像,飛機圖像清晰度高,主要因為()
A.飛機上的傳感器更為先進 B.飛機的高度遠小于衛(wèi)星,受云量阻隔小
C.飛機上的圖像比例大 D.飛機上的相片質量優(yōu)越
15.要準確快捷統計測出各地災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傳感器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技術
16.利用遙感技術優(yōu)于人工探測的優(yōu)點不包括()
A.探測范圍大 B.受地面限制少 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連續(xù)性
黃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黃河小浪底水庫進行第二次調沙調水實驗,并獲成功。據此回答17~20題。
17.調水調沙實驗是通過“人造洪峰”將泥沙“帶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①流水侵蝕作用 ②流水搬運作用 ③流水溶蝕作用 ④流水沉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決黃河下游“缺水多沙”問題的是()
①加快黃河源區(qū)退耕還林還草的速度 ②改變上游水庫的運作方式,變發(fā)電為主為向下游調水為主 ③遏制北方地區(qū)的沙塵暴天氣 ④在黃土高原干旱區(qū)推廣天然降水和徑流的收集和儲集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調水調沙的最佳時機應選在()
A.春旱嚴重時 B.夏汛來臨前 C.秋季汛期后 D.冬季枯水期
20.調水調沙過程中若水量過大,可能對河道堤岸產生破壞,給一些城市帶來洪水威脅。其中洪水威脅最小的是()
A.鄭州市 B.濟南市 C.開封市 D.洛陽市
21.目前防御臺風、地震、寒潮等自然災害最重要的措施是()
A.營造防護林 B.修筑防洪堤 C.加強監(jiān)測預報 D.沿海居民內遷
22.有關地質災害防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
B.植樹造林可以徹底解決泥石流或滑坡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
C.目前,人類可以通過監(jiān)測能準確預報地質災害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震強度
D.目前,人類對地質災害的防御對策可使人類避免地質災害
《2002年地球生態(tài)報告》顯示,人類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xù)消耗地球資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資源會在2075年前耗盡。這份報告除評估全球生態(tài)系統現狀外,還根據每個國家人口數量和各國自給自足能力的平衡關系,計算各國的“生態(tài)腳印”大小。換言之,也就是各國消耗資源時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沖擊程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態(tài)腳印”的國家。據此回答23~25題。
23.關于陸地資源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有()
A.極易被破壞 B.利用潛力小 C.數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
24.“生態(tài)腳印”說明()
A.發(fā)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
B.人們對環(huán)境規(guī)律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對自然資源利用的范圍不能繼續(xù)擴大和加深
D.環(huán)境容量是無限的
25.阿聯酋等國的“生態(tài)腳印”大,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
A.發(fā)展速度快 B.生態(tài)系統的承載力太小
C.資源開采量小 D.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不協調
2002年春,世界許多地方發(fā)生了強烈地震,3月31日,臺灣東部太平洋海域發(fā)生7級以上地震,臺北市最大烈度為2;4月9日,伊朗北部發(fā)生5.0級地震;4月12日喀布爾市發(fā)生5.8級地震,最大烈度為8;4月18日凌晨,墨西哥西側太平洋海域發(fā)生地震;4月20日美國東北部紐約州發(fā)生地震?;卮?6~28題。
26.下列地震,震源位于海溝附近的有()
A.臺灣“331”地震 B.喀布爾“412”地震
C.東京“418”地震 D.紐約州“420”地震
27.伊朗“49”地震()
A.靠近板塊交界界線 B.遠離板塊交界界線
C.震區(qū)兩側地殼發(fā)生張裂 D.震區(qū)兩側地殼互相擠壓
28.“331”地震與“412”地震中,造成臺北市與喀布爾市烈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有
A.兩次地震震級的差異 B.兩地海拔不同
C.“412”地震震源較深 D.臺北距“331”地震震中較遠
某區(qū)域環(huán)境問題示意圖,回答29~30題。
29.圖示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
A.土壤變?yōu)槌墒焱寥?/p>
B.氣候變暖
C.水環(huán)境惡化
D.酸雨污染
30.圖中問題②產生的主要后果有()
A.引發(fā)赤潮,魚類死亡 B.產生“公害病”
C.河道淤積,災害增多 D.氣候改變
二、綜合題
31.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地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要說明圖中堰塞湖的成因。
(2)試分析堰塞湖對該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3)針對堰塞湖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議?
32.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現了自1991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為緩解水位上漲壓力,政府啟用安徽省境內部分蓄洪區(qū)實行分洪,安全搬遷群眾4.6萬人;還啟用了懷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1)說明形成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說明蓄洪區(qū)分洪的作用及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懷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33. 材料一:美國的東北部和加拿大的中東部地區(qū)是世界著名的冰雪凍雨災害區(qū),這個區(qū)域的暖濕氣流主要來自美國的五大湖區(qū)。由于緯度高,氣候寒冷并常伴隨大風,在國外,“冰風暴”一詞就來源于這個地區(qū)。
材料二:2008年某月30日2時地面天氣圖(見下頁圖):
(1)圖中所示時期為08年的哪月?你判斷的理由是?
(2)這一天,連霍(連云港一霍爾果斯)高速許多路段封閉,據圖分析原因?
(3)此段期間我國南方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這給當地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此類災害常發(fā)于美國的東北部和加拿大的中東部地區(qū),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南方較美國、加拿大受災嚴重的原因?
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8年1月10日開始,我國南方地區(qū)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長時間、大范圍、高強度的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極端低溫雨雪天氣對湖北、湖南、江西、貴州、安徽等省的交通、電力、農業(yè)、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響,災情十分嚴重。
材料二
(1)受冰凍雨雪影響最突出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這次冰凍雪災引起輸變電線路損壞,造成京廣線部分路段因停電而中斷,導致廣州火車站數十萬北上返鄉(xiāng)旅客滯留。廣州火車站積極采取措施,引導旅客東走廣深線轉 線,西走廣廉(江)線、黎湛線、湘桂線和 線.再選擇合適的方式和路線返鄉(xiāng)。
(2)粵北和湖南郴州地區(qū)(如圖)是冰凍雪災的重災區(qū),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選擇填空)。
A.受亞洲高壓持續(xù)控制 B.受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水汽充足
C.位于南嶺北部,地勢較高 D.大氣環(huán)流異常穩(wěn)定,造成持續(xù)的低溫環(huán)境
E.位于平原地區(qū),積雪深厚 F.恰逢春節(jié)廣州返鄉(xiāng)旅客高峰期
(3)極端低溫雨雪天氣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叭鹧┱棕S年”,就是說冬季雨雪多預示著來年農業(yè)生產可能會獲得大豐收。根據所學地理知識,談談其中的科學道理。
參考答案
1.C 2.B 3.A 4.C 5.C 6.C 7.A 8.C 9.C 10.D
11.C 12.C 13.B 14.B 15.B 16.D 17.A 18.D 19.B 20.D
21.C 22.A 23.C 24.A 25.D 26.A 27.D 28.D 29.D 30.C
31.(1)山體滑坡、崩塌,堵塞河道形成 。
(2)不利影響:容易誘發(fā)新的滑坡; 湖壩崩潰造成洪水危害。
(3)加強監(jiān)測; 及時疏通河道; 注意疏散居民。
32.(1)淮河流域受副熱帶高壓北緣響,導致主要雨帶轉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節(jié)季或出現持續(xù)強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漲。)多雨(梅雨)季節(jié)。持續(xù)強降雨。
(2)蓄洪區(qū)分洪是為了削減淮河洪峰對下游地影響。(或減少下游人民生命財產所受損失。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幾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懷洪新河:分洪、除澇、灌溉、航運等。
33.(1)1月;蒙古、西伯利亞地區(qū)為強高壓,我國南方為雨雪、凍雨天氣,說明此時為冬季,12月不可能,2月沒有30日。
(2)大霧、行車不安全。
(3)影響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業(yè);影響通信業(yè);影響電力供應;農業(yè)生產等。美國、加拿大凍雨災害區(qū)人煙稀少,災情影響相對較弱,我國長江以南正是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從寒假到春節(jié)這段時間的人口遷移規(guī)模大,其影響力無形中成倍增加;我國災情預防、應急缺乏經驗。
34.(1) 公路運輸 京九線焦柳線
(2)BCD
(3)①我國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來年春播和作物生長;
②積雪對土壤有保溫作用,有利農作物安全越冬;
③低溫不利病蟲的越冬,減輕來年的蟲害。
以上就是查字典數學網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防災與減災同步練習含答案,更多精彩盡在查字典數學網,敬請關注!
【高二地理防災與減災同步練習含答案】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