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高一地理學習資料:中國歷史上幾次黃河改道

高一地理學習資料:中國歷史上幾次黃河改道
查字典地理網 來源|2016-04-29 發(fā)表|教學分類:學習資源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高一地理學習資料:中國歷史上幾次黃河改道

河流決口后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稱為改道,黃河由于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黃河河道都曾多次變遷,但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游河道改道。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臺,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后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fā)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wèi)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雖經堵塞,但不久復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后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

直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wèi)河相合,然后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后,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御金兵南下,東京守獎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

直到1855年,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

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馴治河以后,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最近一次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

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游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huán)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

【高一地理學習資料:中國歷史上幾次黃河改道】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四部學習法讓你成功提高地理成績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單元知識點總結

高二區(qū)域地理復習方法

高考地理復習的九個主干

高考地理關聯圖的判讀分析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考點 日照圖上的時間計算

高中地理易混概念全方位匯總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不可不知的答題技巧

高中地理會考資料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利用數軸法巧解地理時間問題

最新地理學習資料
熱門地理學習資料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學習資料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