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紀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以前,由于內憂外患、社會動蕩,人口增長緩慢。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使死亡率下降,加上傳統(tǒng)的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人口迅速增長。20世紀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6%上升至2.3%。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給工農業(yè)生產帶來了泡沫式的短暫繁榮,造成了人力不夠用的假象,人多好辦事人多力量大等口與在當時廣為流傳。
二、20世紀60年代初人口的緩慢增長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嚴重的自然災害、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加上當時的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我國經歷了一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其困難的嚴重程度,在歷史上是空前的。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最大損失,莫過于使糧食大幅度減產,造成農村嚴重缺糧。全國糧食產量1959、1960、1961年分別比1958年下降11%、28.3%、26.25%。由于饑餓、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在4000萬人左右。
三、1962年至1973年的人口迅速增長
由于三年自然災害的補償性生育高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口問題失控,人口增長迅速。1963年的出生率破紀錄地達到4.3%.全國人口總數從1965年的7.25億猛增至1971年的8.52億。
四、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增長
1972年,國務院正式提出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增長與國民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緊接著,有關部門提出了晚、稀、少的具體政策要求,即鼓勵晚婚晚育;鼓勵夫婦生育兩胎的間隔達四年以上;鼓勵少生育子女。為配合宣傳,還提出了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宣傳口號。此階段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全國范圍內,一對夫婦仍平均生育四個孩子,至1979年,全國總人口達到9.75億。
五、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人口增長
20世紀80年代,國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但由于1962年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男女逐步進入生育年齡,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凈增人口仍有1000多萬。進入90年代后期,我國人口已呈現三低的現代型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的絕對數量仍相當龐大。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語文】【中考地理】【中考英語】【中考物理】【中考化學】
【中考政治】【中考歷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體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動態(tài)】【中考心理輔導】 【中考家長】【中考飲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動態(tài)】【中考成績查詢】【中考志愿填報】【中考分數線】
【中考錄取查詢】 【中考狀元】【中考擇?!?/p>
【中學地理知識點:新中國人口增長的幾個階段】相關文章:
★ 高中地理核心知識點解讀(影響人類活動的區(qū)位因素)
★ 中國地理知識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