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月平均氣溫最高值不是出現(xiàn)在太陽輻射最強(qiáng)的一天(冬至或夏至)所處的月份(6月或12月),而是落后1-2月.就北半球中高緯大陸7月氣溫最高.(海洋8月),大陸1月氣溫最低(海洋2月)。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或稱氣溫年振幅。其大小與緯度、海陸分布等因素有關(guān)。
(1)緯度 氣溫年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增大。這是因?yàn)殡S緯度的增高,太陽輻射能的年變化增大(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年內(nèi)變化幅度大)。例如我國的西沙群島(1650N)氣溫年較差只有6℃,上海(31N)為25℃,海拉爾(4913N)達(dá)到46℃。低緯度地區(qū)氣溫年較差很小,高緯度地區(qū)氣溫年較差可達(dá)40~50℃。地理
(2)海陸 由于海陸熱力特性不同,對于同一緯度的海陸相比,大陸地區(qū)冬夏兩季熱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響越大,氣溫年較差越小,越遠(yuǎn)離海洋,受海洋的影響越小,氣溫年較差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帶海洋上年較差為11℃,大陸上年較差可達(dá)20~60℃。此外,地形、天氣及植被等對氣溫年較差的影響與對氣溫日較差的影響相同
(3)地形 一般情況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較差越小。
(4)天氣 云雨多的地區(qū)小于云雨少的地區(qū)。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區(qū)小于裸地。
實(shí)例:1.青藏地區(qū):地勢高,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但年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形容高原氣候特色。
2.西北地區(qū):地處中緯,深居內(nèi)陸,氣溫較同緯地區(qū)偏高(光照長,云量稀少,地面干燥,太陽能消耗的很少。)氣溫日、年較差均大,形成廣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地理
3.海洋性與大陸性氣候:同一緯度帶由于海陸分布的差異而形成了海洋性和大陸性兩種氣候(海洋上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大陸夏熱冬寒,年較差大,海洋上云量一般比陸地大,且風(fēng)速大于陸地上,這也能減小海上氣溫日、年較差。
【氣溫年較差影響因素歸納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 曼德海峽
★ 娃娃魚
★ 天津簡介
★ 世界之最
★ 瑪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