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圖形叫做剖面圖,能反映出沿某一特定方向地面垂直變化的情況。剖面圖有實測和圖解的兩種,實測的須在野外標定出剖面線起訖點,中間加插若干標桿,然后從起點出發(fā)沿剖面線找出地面有顯著起伏變化的點,并測量出這些點距起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作好記錄,全程測完即可在室內(nèi)依比例尺繪出剖面圖。圖解剖面圖主要利用有等高線的地形圖在室內(nèi)進行:先在圖上標出剖面線的位置,繪出剖面線;再選擇合適的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保持與地形圖一致,垂直比例尺要適當放大,參照地面起伏狀況可放大510倍,使地面起伏稍加突出;在上按水平比例尺繪一條水平直線作為剖面圖基線,垂直于基線左端繪出垂直比例尺,標出相當于地面的高程,將地圖上的剖面線置于與水平基線平行狀態(tài),將剖面線起點對準基線左端點,依次將剖面線與高線交點的位置轉(zhuǎn)繪在基線上,并在垂直方向上按各點高程定出點位,最后用曲線連接這些點,即可得到剖面圖。要注意的是剖面線通過峰頂和谷底時,只有等高的一對點,須在繪圖時判別峰或谷適當上凸或下凹,以保持與實地情況相符合。
【地形剖面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