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 >地理教學 >備課資料 >雪山古城話麗江

雪山古城話麗江
查字典地理網 來源|2016-08-23 發(fā)表|教學分類:計劃與總結

地理教學

備課資料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座小巧但卻歷史悠久的古城──麗江。在古城西北方30千米處有一座海拔5596米的冰身玉體──玉龍雪山。玉龍雪水分西、中、東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區(qū)分成若干支渠,使水網與五花石鋪就的道路網相互交織,真有家家泉水繞詩詠,戶戶垂揚入畫圖之妙,許多中外建筑學家贊其為高原姑蘇和東方威尼斯。麗江擁有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字,它是納西民族文化深厚歷史積演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和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遺產。1996年2月14日,麗江發(fā)生7級地震,地震引起全球各地對麗江的關注,同時麗江獨特的風光和文化開始被人注意。1997年1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麗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麗江從此名揚天下。麗江以其特有的清幽、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古樸、典雅的文化氛圍,吸引著無數(shù)海內外的游客,成為中國近幾年最具魅力的旅游名城。雪山、清流、古城、古樂,已成為麗江最吸引游客的亮點。

麗江古城──大研鎮(zhèn)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已有800多年歷史,是南方絲綢之路及古道上的重鎮(zhèn)。大研鎮(zhèn)是麗江的古城,俗稱舊城,與新城一橋相隔,它西靠獅子山,北依象山,東南面是一片遼闊的田野。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據(jù)說當年筑城時統(tǒng)治者姓木,修城墻就像在木字外加框而成為困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據(jù)說是模擬知府大印的形狀而建,象征權鎮(zhèn)四方,這個廣場是整個古城放射狀道路的聚匯中心,它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四條街,其間許多小巷以石橋互相溝通。建筑布局依山就勢,高低錯落,房屋多是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的青磚瓦舍,既有漢族四合院的特點,又與白族房室相似,但已形成納西族自己的特點,門窗、牌樓上雕刻著雙鳳朝陽、降龍伏虎等圖案。街道布局巧妙,路面皆用彩花條石鋪筑,道路與水渠相伴延伸,水清路潔。一進古城就給人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舒適感。難怪著名畫家吳作人游覽古城時贊嘆說:人在畫圖中。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位于麗江西北,呈南北走向,東西寬約13千米,南北長約35千米,與哈巴雪山對峙,洶涌澎湃的金沙江奔騰其間。全山13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如一條矯健的玉龍橫臥山巔,有一躍而入金沙江之勢,故名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不僅巍峨壯麗,而且隨四時的更換,陰晴的變化,顯得奇麗多姿,時而云霧纏裹,雪山乍隱乍現(xiàn),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態(tài);時而山頂云封,似乎深奧莫測;時而上下俱開,白云橫腰一圍,另具一番風姿;時而碧空萬頃,群峰如洗,閃爍著晶瑩的銀光。即使在一天之中,玉龍雪山也是變化無窮。凌晨,山村尚在酣睡,而雪山卻已早迎曙光,峰頂染上晨曦,朝霞映著雪峰,霞光雪光相互輝映;傍晚,夕陽西下,余輝灑滿山頂,雪山像一位披著紅紗的少女,亭亭玉立;夜半月出,星光閃爍,月光柔溶,使雪山似躲進白紗帳中,漸入甜蜜的夢鄉(xiāng)。每當春末夏初,百花斗艷,云南八大名花無不具備,僅杜鵑花就有40多種;山中林木蒼郁,以松而言從下到上,分布著云南松、華山松、云杉、紅杉、冷杉等;這里還是藥材的故鄉(xiāng),有蟲草、雪茶、雪蓮、麻黃、貝母、茯苓、木香等。玉龍雪山以險、秀、奇著稱,其內主要有云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點,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游為一體的具有多功能的旅游勝地。干海子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個開闊草甸,干海子全長4000左右,寬1500米,海拔約2900米,來到干海子給人一種開闊空曠的感覺,在高聳入云的玉龍雪山東坡面前,有這樣一個大草甸,為游人提供了一個觀賞玉龍雪山的好場地,在這里橫看玉龍雪山、扇子陡等山峰歷歷在目。從干海子草甸到4500米的雪線,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蘭花、野生牡丹、雪蓮,品種繁多;高大喬木有云南松、雪松、冷杉、刺栗、麻栗等等。干海子大草甸是一個天然大牧場,每年春暖花開,青草萌發(fā),住在干海子附近山澗的藏、彝、納西族牧民們都要帶上氈篷,騎著高頭大馬,驅趕著牦牛、羊群、黃牛,到草甸放牧。白水河因河床、臺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灰石碎塊組成而得名,白水河之水來源于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清冽冰涼,從無污染,是天然的冰鎮(zhèn)飲料。云杉坪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約0.5平方千米,海拔3000米左右。雪山如玉屏,高聳入云;云杉環(huán)繞如黛城,郁郁蔥蔥。在云杉坪周圍的密林中,樹木參天,枯枝倒掛,長滿了長長的樹胡子,林間隨處橫臥的腐木,枯枝敗葉,長滿青苔,好像千百年都沒人來打擾過,就像一個天然的樂園。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又稱《洞經音樂》,它是明清時期由內地傳入云南的漢族道教音樂。它在許多地方都有流傳,比如大理、巍山、楚雄、保山、建水、蒙自等。然而,與這些地方的洞經音樂相比,《納西古樂》完整地保持著洞經音樂的莊重和純正,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風韻,同時又帶有納西民族色彩,使人體味到一種玄妙、悠遠、超然的意境。保留的樂曲有《八卦》、《浪淘沙》、《山坡羊》、《水龍吟》等20余首,1986年在民族音樂家宣科的推廣和組織下,大研古樂會重建并開始演出。此后,到麗江的外國學者和游客識得這一前所未聞的樂曲,驚嘆彩云之南流行著中國地道的古典音樂。最令人驚嘆的是:1993年麗江洞經音樂團進京演出,中國樂壇權威聆聽之后,莫不叫絕:唐代名曲在滇出土。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何昌林斷然認定《八卦》即失傳已久的名曲,李隆基創(chuàng)作的《紫微八卦舞》的中心樂章。他還撰文說國寶埋藏在喜瑪拉雅云嶺深處。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則稱麗江洞經音樂上京演出成為我國音樂史上一個最重大的事件;樂失求諸于野,這是對有人說的中國音樂史是無聲的音樂史的否定。近幾年,麗江古樂會已演出千余場,近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萬人親赴此聆聽了這未被污染的中國嚴肅音樂。1995年麗江大研納西古樂會曾赴英演出,震撼英倫,1997年赴香港藝術節(jié),又成國際樂壇上的焦點。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納西古樂對于這句話真是當之無愧。

雪山古城相輝映,古樂聲聲入清流,麗江以她獨有的古城古樂、純樸的民風、美麗的風光和濃郁的納西風情,傾倒了億萬游客,令海內外到此的人無不為她的美麗如醉如癡。

【雪山古城話麗江】相關文章:

中國城市的環(huán)境污染

城市體系

東北林區(qū)的培育與保護

毛澤東的四大讀書方法

公路主骨架

山東簡介

世界十大科技城市

南方丘陵山區(qū)土地資源的特點

未來十大超級城市

城市職能

最新地理備課資料
熱門地理備課資料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備課資料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