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huán)境中各種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guān)系的學科。查字典地理網(wǎng)為大家推薦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氣單元測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能力訓練
1.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氣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
B.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輻射損失熱量的補償
C.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氣熱容量大,不易降溫
[命題意圖]
知識點:大氣逆輻射。考查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的能力。
2.下圖是北半球中緯度7月份等溫線圖,判斷后回答下列問題:
A.有冷鋒經(jīng)過,②是冷氣團
B.有暖鋒經(jīng)過,①是多雨區(qū)
C.該鋒面多出現(xiàn)在我國春夏季節(jié)
D.雨區(qū)主要在①處
[命題意圖]
本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及對鋒面過程對天氣的影響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8.讀北半球亞歐大陸盛行風模式圖,回答:
A.(1)(2)(3)(4) B.(4)(3)(2)(1)
C.(2)(4)(1)(3) D.(3)(1)(4)(2)
[命題意圖]
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及根據(jù)氣溫、降水量和季節(jié)判斷氣候類型的能力。
10.下圖給出臨太平洋東岸某地降水量逐月分配情況,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完成下列要求:
[命題意圖]考查學生對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7月份南北半球的氣候差異等知識的掌握和讀等溫線圖并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提示: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陸地與海洋同緯度地區(qū)相比,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夏季則反之。這種氣溫分布特點,使得等溫線分布也有相應(yīng)變化,可概括為“高高低低”四個字。北半球7月份,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則陸地上等溫線向高緯(向北)突出,海洋上等溫線向低緯(向南)突出;南半球季節(jié)與北半球相反,陸地氣溫低于海洋,陸地上等溫線向低緯(向北)突出,海洋上等溫線向高緯(向南)突出。)
14.關(guān)于大氣的熱狀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太陽輻射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來源
B.太陽高度角的大小同太陽輻射強度成正比
C.地面熱量由盈余轉(zhuǎn)為虧損時,地面的溫度達到最高值
D.北半球7月份,大陸的等溫線向南凸出
[命題意圖]考查大氣熱狀況這一知識點。
15.在下面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壓線分布圖中,按風力大小排序正確的是:( )
A.亞洲高壓勢力強盛的季節(jié) B.夏威夷高壓勢力強盛的季節(jié)
C.阿留申低壓強盛的季節(jié) D.印度低壓強盛的季節(jié)
[命題意圖]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分析、判斷能力。
(提示:由等壓面知識可知,同一水平面上相比,等壓面上凸氣壓高,等壓面下凹氣壓低。 再分析示意圖,陸地上等壓面下凹,而海面上等壓面上凸,可以判斷正是北半球夏季。)
17.氣壓帶、風帶的位置由赤道向北移,一段時間以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東部地區(qū)多吹偏北風
B.我國海輪從廣州去東非,經(jīng)北印度洋時航行速度較慢
C.地中海沿岸多雨
D.巴西高原一片蔥綠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氣壓帶、風帶的掌握情況。
18.讀某地氣流運動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圖中箭頭代表空氣上升的和下降,A處為 氣壓,B處為 氣壓,C代表潛能釋放,這一過程所形成的降水類型屬 。
(2)來自本地區(qū)的水汽經(jīng)上升冷卻降到地面,相當于亞馬遜河流域總降水量的50%,另外50 %的降水量來自 。
(3)近些年來,亞馬遜河流域某些地區(qū)降水量減少(約減少20%),其原因是 。然降水量減少,但流入江河水量及洪水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
[命題意圖]考查學生對圖表的閱讀和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1.B
2.(1)高 低
(2)內(nèi)陸 沿海 夏季,我國氣溫普遍較高,但由于海陸性質(zhì)的差異,我國夏季氣溫由沿海向內(nèi)陸逐漸遞增
3.(1)平流層 空氣作水平運動,客機能平穩(wěn)飛行
(2)白天多云,云層吸收和反射了部分太陽光,地面受到的太陽輻射相對減少,所以氣溫比晴天低;夜間多云,云層反射地面輻射,使地面散熱慢,所以氣溫比晴天高
(3)這是由于準靜止鋒造成的,當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遇地形陰擋,鋒面移動緩慢,或較長時間在一個地區(qū)擺動,就會造成陰雨連綿的天氣。武漢的這種梅雨天氣,就是準靜止鋒造成的。
4.B 5.C 6.ACD 7.D
8.(1)A'的風向為“
”,D'的風向為“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相關(guān)文章:
★ 高考地理試題特點
★ 高中地理復習農(nóng)業(yè)區(qū)的選擇精華點撥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