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概念問題在高考中的考查越來越深入,比如最近五年高考中出現(xiàn)的迂回扇,逆掩斷層(2015年浙江高考),地層(2014年江蘇高考,2014年北京高考),階地(2011年北京高考,),河流搬運滾動作用(2014年重慶高考),錮囚鋒(2015年上海高考),狹管效應(2013年課標2卷,2013年廣東卷),焚風效應(2013年課標1卷),大湖效應(2011年浙江卷),氣溫年較差(2015年新課標1卷),氣溫日較差(2014年新課標1卷),風蝕壟槽(2014年安徽卷)。
新課標地理高考最想靠近的高度——學術研究成果。以下小概念原理結論是2010年2015年六年高考95套試題(不包括副題)中頻繁閃用的50條結論:
1, 氣溫:大氣距離地面1.5米處的溫度。
2, 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低緯地區(qū)12度,中緯地區(qū)8-9度,高緯地區(qū)3-4度。
3,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氣溫月平均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赤道1度,中緯地區(qū)20度,高緯地區(qū)30度。
4, 氣溫垂直遞減率:濕熱遞減率為每100米0.6度,干熱遞減率為每100米1度。
5, 大氣穩(wěn)定度:大氣靜力穩(wěn)定度取決于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垂直遞減率越大大氣越不穩(wěn)定。
6, 大氣濕度:最高值在日出前,最低值在午后。
7, 地形雨:一般來講濕空氣迎風坡多降水。但背風坡會出現(xiàn)比迎風坡降水多的情況。原因是羅斯貝波和重力波影響在背風坡形成氣旋狀結構。
8, 氣壓:單位面積上從觀測高度到大氣上界垂直空氣柱的重量。
9, 兩個影響巨大的氣壓系統(tǒng):暖性高壓(副高)冷性低壓(副極地低壓)均為深厚系統(tǒng)
10, 地轉偏向力:2V*(物體速度)*W(自轉角速度)*SINφ(地理緯度).
11, 近地面:地面以上1.5-2千米高度
12, 海風:最大風速5-6米每秒,最大厚度700米。深入陸地在熱帶最大,100千米。最強14-15點
13, 陸風:最大風速2-3米每秒,最大厚度300米,深入海洋最遠30千米。最強2-3點
14, 谷風:最大風速10米每秒,最大厚度1000米。
15, 山風:最大風速4米每秒,最大厚度300米。
16, 焚風:每100米1度
17, 狹管:風速可增大3倍左右
18, 冷盆:比迎風坡降溫快近乎2倍
19, 喇叭:最大降雨效應結構
20, 大湖:降水概率增加6倍
21, 冷鋒:第一型冷鋒在槽中,第二型冷鋒在高壓前端。(第二型冷鋒為急性冷鋒)
22, 暖鋒:東北·華北·江淮地區(qū)多見
23, 錮囚鋒:東北多冷式,華北多暖式,兩冷鋒中間夾著暖鋒。
24, 等壓線:以每2.5HPA為間距繪制
25, 氣旋:中心極端低值887
26, 溫帶氣旋:主要活動在北美,東亞,地中海地區(qū)。我國有兩支,北緯25到北緯35為江淮氣旋,北緯35以北為蒙古氣旋。
27, 反氣旋:極值1080
28, 冷性反氣旋:春季最多,3-5天一次
29, 暖性反氣旋:夏季最多
30, 氣候:某地長時間大氣的平均狀態(tài)或統(tǒng)計狀態(tài)(時間尺度最短30年)
31, 大陸度:氣溫年較差÷SINφ(φ為地理緯度)大陸度大于50定位大陸性或大陸性強的氣候
32, 變質巖:可以高溫高壓重新結晶形成;也可以強烈碰撞變形碎裂重新結晶形成。
33, 沖積扇:濕潤半濕潤地區(qū)河流在出山口形成
34, 洪積扇: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河流在出山口形成
35, 河流侵蝕岸或沉積岸幾乎不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主要受橫面渦流,環(huán)流,躍移,河床結構,地形地勢影響
36, 干旱地區(qū)也可出現(xiàn)丹霞地貌,如新疆阿勒泰布爾津地區(qū)
37, 沙丘沙壟:分布于干旱地區(qū)沙漠及其邊緣或濕潤地區(qū)有沙源或歷史時期有沙源溝谷兩側。
38, 雅丹走向與風向一致
39, 沖積/洪積扇:邊緣顆粒小,頂部顆粒大,底部顆粒小,表層顆粒大。
40, 河流搬運:搬運中滾動形式可是礫巖碰磨為球形
41, 風化:紫色頁巖,花崗巖最易被風化
42, 侵蝕:侵蝕輪回中下蝕最嚴重為瀑布,河流侵蝕谷中上游為V型,下游或有U型
43, 斷塊山: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秦嶺,華山,泰山,大興安嶺,廬山,黃山
44, 斷層湖:貝加爾湖,青海湖,洞庭湖,鄱陽湖,洱海,滇池,坦葛尼喀湖,馬拉維湖,的的喀喀湖。
45, 巖溶湖:草海
46, 海成湖:西湖,里海,咸海
47, 隕石湖:太湖
48, 冰川湖:五大湖,日內瓦湖,天山天池
49, 水位:自由水面高于絕對基面的高程。(我國的絕對基面為黃?;妫安糠质^(qū)使用吳淞基面)
50, 降水變率:降水多的地區(qū)變率小,降水小的地區(qū)變率大。
新高考對考生的要求在課程標準第一條寫的異常清楚: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有效信息!奉勸諸位考生一定要看清形勢。高考地理命題組組長和試題裁定人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總主編:高俊昌教授,命題組成員湘教版教材總主編張亞南教授反復強調高考的命題法則:①注重考查用靈活的地理思維分析和初步解決呈現(xiàn)出的地理問題。②試題逐步滲透和教育考生突破僵化思維模式,摒棄模板式本本主義。③提高命題工作的反押題能力,命制貼近生活關注人地靠近科學的真實地理試題。
新高考形勢下備考思路:
(1)自然地理重原理,重規(guī)律,自然地理永遠是高考的靈魂和支柱。2015年高考新課標一卷自然地理分值由2014年的45分上升到61分。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識,大氣環(huán)境,陸地環(huán)境,水環(huán)境。此三大問題牢牢占領高考試題制高點,承擔試題區(qū)分考生的使命。對此類問題復習必須落到實處,概念必須掃清,同時加大讀圖能力的養(yǎng)成。
(2)積極備考,拋棄僥幸心理,主動與社會押題培訓機構劃清界限。以免浪費最為寶貴的復習時間和金錢。高考試卷圖片和材料來源:大學教材,科研院校成果。比如2015年高考新課標1卷1,2,3題雨水花園,材料和圖片均來自中科院地理所博士論文,第7,8,9題渤海海冰材料來自中科院地理所北京資源所研究成果和北師大主編《現(xiàn)代自然地理學》教材,第10,11題黃河三角洲材料來自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第37題材料來自蘭州寒旱所和北師大青藏高原研究組),大型外報(比如2014年新課標一卷1-4題,青藏太陽能,材料來自高原所,誤傷飛鳥的信息報道來自《每日郵報》,2015年高考新課標1卷第4,5,6題材料來自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第36題材料來自《美國農業(yè)經(jīng)濟期刊》。這些素材是普通教師幾乎無法涉足的領域,試問押題有何意義?
(3)新課標地理課改負責三大巨頭反復強調,高考備考必須認真閱讀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越來越多的教師和考生在高考后的反應就是教和學了很多知識在考場上幾乎沒用。其實原因很簡單,眾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源泉。從所給材料提煉有效信息,這一過程必須重視。
(4)日常學習必須善于積累答題結構,總結做題技巧和解題心得。反復糾正自己的錯誤思路,重點題型要歸類,甚至剪貼出來。對照教材目錄逐個梳理和總結可能考查的問題思路和答案要點。
(5)背誦能力是認知和學習不可或缺的能力,背誦的載體即為完善的筆記。做題和聽課必須要善于筆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在大量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思維的清晰度與所積累加工的知識內容有重要關系。做題經(jīng)驗和總結心得要多回顧體會。思維過程千差萬別,但思維的書面表現(xiàn)值得深究。關注高考真題,推敲材料的切入和儲備知識的銜接。
(6)人文地理重區(qū)位分析,重觀點應用。人口題考查途徑基本定型:圖題,表題。交通考查以限制因素和主導因素為核心。城市考查以城市功能區(qū)布局和城市區(qū)位為重點。農業(yè)的傳統(tǒng)重點,區(qū)位分析,地域類型,新型農業(yè)。趨勢重點:特色農業(yè),用一般區(qū)位眼光和整體環(huán)境感覺不適合發(fā)展農業(yè)之地卻布局出優(yōu)質農業(yè)。比如:新疆水稻,西藏水稻,青海蠶豆,寧夏水稻,云南咖啡,西亞咖啡,咸水湖漁業(yè),中溫帶油菜等等。工業(yè)的區(qū)位分析和聚集遷移,工業(yè)部門的分布地域。
(7)妥善處理知識復習層次和有的放矢,對于廣大文科考生而言,地球運動部分試題猶如一把利劍懸于頭頂,復習時時常困擾考生。殊不知新課改的精神是學習有用的地理,看得見的地理。在首師大班武奇教授退休后鮮有考查地球運動部分知識。希望考生安排妥當復習重點,時間和精力。
更多地理高考備考資料,盡在查字典地理網(wǎng)!
【地理高考科學小概念匯總】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