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陵峽口 AAAA
推薦1
西陵峽口風景區(qū)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離三峽國際機場20公里,與宜昌市火車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專線車直達風景區(qū)各景點,交通十分便利。 風景區(qū)東起葛洲壩,西至三峽大壩,總面積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位置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居“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榜首,是湖北省唯一通過IS09000和IS014001質量環(huán)境管理認證的風景區(qū)。“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鐘神秀在西陵(歐陽修語)。”這里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瀑不秀,無一處不可以成詩,無一處不可以入畫。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風景區(qū)現(xiàn)已形成了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五洲休閑娛樂園、下牢溪(天然浴場、漂流)、龍泉石樹園、仙人溪、森林公園八大景區(qū)。身臨其境,可以賞花草,游峽谷,識鳥音
2、三峽人家 AAAAA
推薦2
三峽人家風景區(qū)位于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nèi),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zhàn)紀念館、石牌古鎮(zhèn)、楊家溪漂流等景區(qū),其旅游內(nèi)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石牌抗戰(zhàn)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蘇轍、黃庭堅,南宋陸游,清代張之洞,還有現(xiàn)代大詩人郭沫若等等。詩人們用他們的靈性之筆,或寫三峽人家,或寫櫓聲帆影,或寫蛤蟆甘泉,或寫青山飛瀑,或寫秀峰奇石……
3、三峽大壩 AAAAA
推薦3
位于宜昌縣三斗坪鎮(zhèn),下距葛洲壩40公里,整個工程由攔江大壩、水力發(fā)電廠和通航船閘組成,攔江大壩建在中堡島上。
三峽水利樞紐是綜合治理與開發(fā)長江的關鍵性工程,三斗坪一帶河床開闊,兩岸花崗巖基堅硬、完整,所以長江三峽工程選址在這里。
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后,將發(fā)揮防洪、發(fā)電、航運、養(yǎng)殖、旅游、保護生態(tài)、凈化環(huán)境、開發(fā)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中年均發(fā)電量可達849億度。
4、柴埠溪峽谷 AAAA
推薦4
峽谷出口距五峰縣東大門漁洋關鎮(zhèn) 5公里,北鄰長陽清江,距武落鐘離山僅30公里。“百里幽峽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 地”峽谷兩岸石林密布,絕壁千重,“南有張家界,北有柴埠溪”是世人對她的真實寫 照。柴埠溪分為壇子口、大灣口、蛟口、斷山口四大景區(qū)和一個內(nèi)口生態(tài)保護區(qū), 特景120余處。柴埠溪之美,美在大峽谷,美在溪底。峽谷內(nèi)奇峰林立,婀娜多姿,峰巒疊翠,瀑布如娟。絕壁石林、幽谷清溪,原始生態(tài)和土家風情是柴埠溪的四大景觀類型。各色奇妙的山峰和幽深的峽谷構成了奇、險、秀、幽、野五大特色的奇特自然景觀。溪谷人家喜歡彈唱南曲、喊山歌、跳土家舞蹈,土家風情原始厚重。 柴埠溪峽谷風景區(qū)位于宜昌市五峰縣長樂坪、蒿坪兩鄉(xiāng)交界處,是一條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公里左右的溪谷。柴埠溪自然風景區(qū)總面積60平方公里,有5垉,1嘴,12灣,3垴,1坡,16口。這里山形奇特,溝谷交錯,山澗密布,怪石嶙峋,峰奇洞幽,水碧林翠
5、長陽清江畫廊 AAAAA
推薦5
湖北清江畫廊旅游度假區(qū)成立于2006年,位于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隔河巖旅游專用碼頭,距長陽縣城10公里,是三峽地區(qū)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5A級風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與神龍架、武當山、長江三峽并稱為湖北四大甲級旅游資源區(qū),被列入鄂西圈十大核心旅游景區(qū)之一,年接待能力達到100多萬人次,是湖北省服務標準化旅游示范景區(qū)。清江畫廊主景區(qū)東起清江隔河巖大壩倒影峽,西至清江水布埡大壩鹽池溫泉,涵蓋沿線所有旅游資源,高峽平湖東西縱深長達一百公里。景區(qū)內(nèi)山青水秀,風光滿眼,青山綠如緞帶,江水藍如寶石。早晚,江面霧氣升騰如蓬萊仙境;四季,野花點綴如天女花裙,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槳聲燈影的故鄉(xiāng)。景區(qū)當前主要有巴人發(fā)祥地武落鐘離山、仙人寨、倒影峽等景點,以及剛打造的“魔芋健康養(yǎng)生之旅”綠色精品線路,還有麻池古寨、鹽池溫泉等景點正在打造之中。景區(qū)內(nèi)有按國家5A級景區(qū)標準建設的游客接待中心,包括地質博物館、購物中心……
6、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 AAAAA
推薦6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位于宜昌市秭歸縣鳳凰山,北枕高峽平湖,西和南依秭歸新縣城,東連三峽大壩,景區(qū)總面積33.3公頃,總投資3.3億元。2013年1月被全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接待人數(shù)達108萬人次,其中外賓6萬多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1500萬元。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內(nèi)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屈原祠遷建至歸州鎮(zhèn)向家坪,更名為“屈原祠”。-2010年1月16日,三峽湖北庫區(qū)規(guī)模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竣工,屈原祠等24處古文物已全部復建完成[4],三峽湖北庫區(qū)文物保護工作結束,形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2006年5月,鳳凰山古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5]2014年8月,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7、昭君故里 AAA
推薦7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鄉(xiāng)。王昭君是西漢時秭歸縣人,古秭歸今被分為姊歸縣和興山縣。她的故鄉(xiāng)--寶坪村,在興山縣城向西北方向行駛約六七公里。寶坪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的一條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經(jīng)村前,溪水三西半繞著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寶坪”。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興山縣城西5.5公里處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王昭君,名嬙,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33)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請行,出嫁匈奴,為民族間的親善和好作出了貢獻。她生長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
8、當陽玉泉寺 AAAA
推薦8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凈結廬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蕭察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晉王楊廣應智頭奏請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為“玉泉寺”;隋開皇十四年(594年),楊廣敕封智頭為“智者禪師”,并親書“智者道場”匾額。唐貞年間(672——649年)僧法瑱增建;儀鳳二年(677年)唐高宗詔請寺僧弘景為師;后周長壽三年(694年)金輪圣皇帝親授舍利并敕建七層磚塔瘞之;三朝國師神秀在寺創(chuàng)禪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肅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銀擴建,改額為“景德禪寺”;崇寧時又敕為“護國寺”。元世祖、武宗、仁宗皇帝敕修。明、清屢毀屢修。1949年后又進行了多次修葺?,F(xiàn)存殿堂樓閣多具明清營造風貌,其間也部份保留宋、元規(guī)制遺風。
9、朝天吼漂流 AAAA
推薦9
朝天吼俗稱望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視上傳天意,下達民情。文獻記載,觀音的坐騎即為“朝天吼”。
朝天吼漂流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昭君故里--興山縣境內(nèi),宜昌至神農(nóng)架的的中途,屬“一江兩山”黃金旅游通道的重要結點,距宜昌100公里,神農(nóng)架90公里,距三峽大壩90公里,水路距香溪碼頭12公里,即將建設的滬蓉北高速公路出口位于高嵐集鎮(zhèn),交通極為便利,是新開發(fā)的一條過境游、自駕游和目的的游精品線路。
開發(fā)背景朝天吼于2007年3月正式啟動由武漢大學旅游研究院規(guī)劃設計,由興發(fā)集團、興山天星供電公司、水月寺鎮(zhèn)共同投資開發(fā),首期投資約500萬元,隨著這一項目的深度開發(fā)和縱深推進,將全面拉動昭君故里興山縣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為實現(xiàn)“依托大三峽,融入神農(nóng)架,打造昭君牌,發(fā)展節(jié)點游”的發(fā)展戰(zhàn)略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10、三峽觀壩旅游區(qū) AAAA
推薦10
三峽觀壩旅游區(qū)位于三峽大壩下游約1公里處南岸,以全天候觀壩為只要功能,全面展示了三峽大壩功能、三峽工程淵源和大禹治水文化。其平均海拔690米,是面對三峽大壩視線最清晰、視角最全面的最佳觀景點。立身此處,高峽、平湖、大壩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特別是花燈璀璨之夜,欣賞燈火三峽、夜景大壩,更如天上人間。是中觀大壩,欣賞高峽、平湖、壩區(qū)街景全貌的最佳位置。是一個以中觀大壩為核心,全面展示三峽大壩功能、三峽工程淵源和新老三峽風貌變遷的風景區(qū)。景色風景區(qū)集治水工程之大觀,建有“江南第四樓”——禹王閣、集景式觀壩廊道、影視廳、茶樓等項目。風景區(qū)內(nèi)的觀壩平臺,海拔650米,是面對三峽大壩,視線最清晰、視角最全面的最佳觀景點。立身此處,只見悠悠白云橫亙無際,莽莽山脊龍騰蛇舞,觀光游船在長江上往來穿梭。?
更多景點分享,盡在查字典地理網(wǎng)!
【盤點湖北宜昌市十大旅游景點】相關文章:
★ 龍脊梯田
★ 福建旅游-五虎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