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得3分。)
1.有關(guān)大氣垂直分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氣在垂直方向從下至上依次為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B.對流層的高度因緯度而異,具體表現(xiàn)在高度上從高緯向低緯逐漸降低
C.隨高度增加氣溫上升很快的是對流層
D.對流層大氣增溫主要是地面的長波輻射被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結(jié)果
下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2-4題。
2.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 )
A.Ⅰ層頂部 B.Ⅱ?qū)拥撞? C.Ⅱ?qū)又胁? D.Ⅲ層
4.2003年10月我國發(fā)射的“神州5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的大氣層( )
A.氣溫在-50℃到20℃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wěn)下降
C.最低氣溫約為-80℃ D.最高氣溫約為40℃
5.東京飛往舊金山的班機,航行在8000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氣,下列幾種應(yīng)急措施中層可行的是( )
A.迅速著陸 B.保持原高度
C.降低飛行高度 D.拉升至本航線的上限高度11千米
6.年總輻射量高值區(qū)不可能出現(xiàn)在以下地區(qū)中的( )
A.大氣透明度大的低緯地區(qū)
B.緯度最低、氣候最濕潤的地區(qū)
C.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的高山、高原地區(qū)
D.回歸線附近大陸中部和西部地區(qū)
7.以下關(guān)于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影響太陽輻射強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陽高度角
B.太陽高度越大,太陽輻射強度就越小
C.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長較長的可見光部分
D.人們把太陽輻射稱為長波輻射
下圖是某地某段時間內(nèi)氣溫和氣壓的變化曲線圖,回答8—9題。
8.該地在這段時間內(nèi)經(jīng)歷了( )
A.快行冷鋒 B.慢行冷鋒 C.暖鋒 D.準靜止鋒圖
9.當出現(xiàn)該鋒面時,且該鋒面位于華北地區(qū),則此時最可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10月
10.下圖中各點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a(chǎn)點比c點的氣壓高 B.c點比d點的氣壓低
C.c點比d點的氣溫高 D.d點比b點的氣溫低
下圖為沿45°N近地面的氣壓分布狀況,讀圖回答11-12題。
11.此時控制圖中甲地的氣壓系統(tǒng)是( )
A.印度低壓 B.亞速爾高壓
C.冰島低壓 D.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12.圖中所示季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天氣現(xiàn)象是( )
A.我國東南沿海熱帶氣旋活動頻繁
B.貴陽多出現(xiàn)陰雨冷濕天氣
C.日本南部正值梅雨季節(jié)
D.印度半島暴雨成災(zāi)
13.下列各圖所示的熱力環(huán)流中畫法正確的是( )
讀下圖,完成14—15題。
14.如果該圖為北半球海平面等壓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受低壓槽控制,陰雨天氣 B.甲地氣壓一定比乙地高
C.甲地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晴朗 D.乙地吹西南風
15.如果該圖為北半球500百帕等壓面圖,圖中等值線為等高線。下列對甲、乙所對應(yīng)的近地面的天氣狀況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 )
A.甲、乙兩地近地面均為陰雨天氣 B.甲、乙兩地近地面均為晴天
C.甲近地面為陰雨天氣,乙近地面為晴天 D.甲近地面為晴天,乙近地面為陰雨天氣
下圖為我國某平原城市P及其附近地區(qū)12月28日北京時間8時的氣溫水平分布圖,此時該城為西北風3~4級,讀圖回答16~18題。
16.假如,此時P城正值日出時分,該日P城的夜長是( )
A.9小時 B.12小時 C.15小時 D.16小時
17.有關(guān)該城市天氣的下列說法,可能的是( )
①此時P城區(qū)為晴朗多云天氣
②此時P城區(qū)氣壓迅速降低
③此時P城的西北郊風力強于東南郊
④此時P城區(qū)雨過天晴,氣溫逐漸回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如P城市區(qū)出現(xiàn)一條閉合等溫線,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最主要的人為原因是( )
A.城市綠化面積大,對氣候調(diào)節(jié)作用強
B.城區(qū)云層較厚,大氣逆輻射強
C.人類生產(chǎn)、生活釋放的大量人為熱
D.P城市區(qū)地處河谷,地勢較低
讀下圖回答19-20題。
19.圖中四點屬于暖氣團控制下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若圖中甲點是低壓中心,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此圖表示的天氣系統(tǒng)是北半球的氣旋
B.此圖表示的天氣系統(tǒng)是南半球的反氣旋
C.圖中甲地出現(xiàn)陰雨天氣
D.圖中甲地盛行下沉氣流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綜合題:(共40分)
21.讀下圖回答:(10分)
(1)A表示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強弱與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C表示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2.讀我國某地1月中旬的氣象資料圖,分析回答(10分)
(1)這段時期該地氣壓變化呈__________趨勢,氣溫變化呈___________趨勢。由此判斷,引起天氣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過境。
(2)在_______兩天內(nèi),天氣變化最為劇烈,可能出現(xiàn)___________天氣。
23.讀“杭州2003年11月14日——12月12日最高氣溫(實線)、降水(柱狀)和氣壓(點線)變化統(tǒng)計圖”完成:(10分)
(1)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 次連續(xù)性的降水;總降水量為 mm。
(2)這幾次降水是有 (“冷鋒”、“暖鋒”)引起的。
理由是: 。
24.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氣壓分布圖”,回答:(10分)
(1)此時為_________________季(冬、夏)。
(2)在A處用箭頭表示此季節(jié)的風向。
(3)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主要受______________氣壓控制(寫出氣壓名稱)。
(4)此時我國西南地區(qū)盛行_______________風。
(5)此時地球位于公轉(zhuǎn)軌道的_________________點(近日、遠日)附近。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B 3.D 4.C 5.D 6.B 7.A 8.C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A 20.C
二、綜合題:
21.(1)云層的反射 云層面積厚度(2)地面反射 大氣散射 (3)大氣吸收 可見光
本題要對圖進行認真的分析,準確理解圖中各箭頭的含義。
22.(1)上升 下降 冷鋒 (2)15、16 大風、降溫、雨雪等
根據(jù)圖中氣溫下降,氣壓上升的特點可以判斷引起天氣變化的是冷鋒過境,再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冷鋒的天氣特點
23.(1)3 (2分) 64mm(2分) (2)冷鋒(2分) 每次降水后都出現(xiàn)雨后天晴,而且是氣溫降低,氣壓升高。(4分)
24.(1)夏 (2)由海洋吹向陸地 (3)印度低 (4)西南季 (5)遠日
更多地理同步測試題,盡在查字典地理網(wǎng)!
【高一地理同步檢測卷(三)】相關(guān)文章:
★ 高考地理考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