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中所示的季節(jié)應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由區(qū)域輪廓圖上可以看出,亞洲出現(xiàn)低壓中心,為夏季。
答案:B
2.此時,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qū)的盛行風向為()
A.東北風 B.西南風
C.東南風 D.西北風
解析:夏季亞洲低壓中心出現(xiàn)在印度附近,為途中①的位置。
答案:A
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4題。
3.圖中四個箭頭中能正確表示該緯度帶近地面盛行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4.季節(jié)性受該風帶控制的地區(qū)天氣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7月溫和多雨 B.1月高溫少雨
C.1月寒冷干燥 D.冬季溫和多雨
答案:D
5.(2013廣州調研)關于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低緯信風影響下,低溫濕潤
B.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下,寒冷干燥
C.盛行西風影響下,高溫多雨
D.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炎熱干燥
解析:在大陸西岸信風影響下,高溫干燥;大陸東岸在信風影響下氣候濕潤;在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下,寒冷濕潤;在盛行西風影響下,溫和多雨;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炎熱干燥。
答案:D
6.我國東部季風區(qū)氣候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
A.雨熱同季
B.全年干旱少雨
C.降水季節(jié)變化小
D.冬季南北熱量條件相差不大
答案:A
7.圖1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jié)移動”示意圖,圖2為“世界局部海陸分布圖”。讀圖完成(1)~(4)題。
(1)說出A氣壓帶名稱及受其控制地區(qū)的氣候特征。
(2)畫出B所在風帶的風向。
(3)說出甲、乙兩圖氣壓帶位置的差異及成因。
(4)簡述C海沿岸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答案:(1)赤道低氣壓帶,受其控制地區(qū)高溫多雨。
(2)B為東北風。(圖略)
(3)甲(乙)圖氣壓帶位置比乙(甲)圖偏北(南),原因是受太陽直射點隨季節(jié)變化南北移動(或回歸運動)的影響。
(4)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一、選擇題
自2013年1月份開始,日本暴雪、中國持續(xù)低溫等極端天氣連續(xù)出現(xiàn)。結合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圖(單位:hPa),回答1題。
1.下列有關甲、乙、丙、丁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地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并可能出現(xiàn)降水②乙地風力大于丙地③丙地此時吹西南風④丁地氣溫日較差比丙地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甲位于冷鋒后多大風、降溫天氣,并可能出現(xiàn)降水;乙地等壓線較丙地密集,風力大于丙地。
答案:A
(2014湛江一模)下圖是北半球亞熱帶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讀圖完成2~3題。
2.該地冬季主要受()
A.東北信風的影響 B.東南信風的影響
C.西風的影響 D.極地東風的影響
3.下列地區(qū)相比較,地膜覆蓋的保濕、保溫、保土作用最顯著地是()
A.北方地區(qū) B.西北地區(qū)
C.東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解析:第2題,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該地受西風影響,降水在冬季越來越明顯。第3題,西北地區(qū)缺水,蒸發(fā)又大,晝夜溫差大,所以最顯著。
答案:2.C3.B
右圖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圖中丁風帶的名稱是()
A.極地東風帶
B.盛行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
D.東南信風帶
答案:B
5.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是由于()
A.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C.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D.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答案:D
6.撒哈拉沙漠()
A.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B.受副高和東北信風交替控制
C.受副高和盛行西風交替控制
D.終年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
答案:B
下圖為某地的多年平均氣溫與降水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7~8題。
7.該地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A.冬季寒冷少雨 B.夏季炎熱干燥
C.全年高溫多雨 D.全年溫和多雨
答案:D
8.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答案:D
9.下表為某地一年中的氣候統(tǒng)計資料,讀后判斷該地氣候類型為()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C
10.根據(jù)氣溫年較差的大小及最高、最低值出現(xiàn)的時間,可將氣溫的年變化分為赤道型、熱帶型、溫帶型、極地型,影響其劃分的主要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海拔高低
C.大氣環(huán)流 D.地面狀況
答案:A
11.如果右圖表示的是東亞冬季的季風環(huán)流,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丙、丁兩地中,丁是陸地
B.丙、丁兩地中,丙地氣溫低于丁地
C.該環(huán)流形成的原因是副極地低氣壓的長期控制
D.①氣流溫暖濕潤
答案:B
二、綜合題
12.讀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1)~(3)題。
(1)圖中A、B氣壓中心的名稱: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A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斷的氣壓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________風,D點盛行________風,我國的天氣以________為主要特征。
答案:(1)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
(2)冬季大陸氣溫低副極地低氣壓帶
(3)西北東北寒冷干燥
13.讀世界南北回歸線區(qū)域某類氣候分布圖,完成(1)~(4)題。
(1)這類氣候類型是________,主要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類氣候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類氣候在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分布特點的不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亞洲東部相應區(qū)域沒有分布此類氣候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從圖中氣候類型的分布來看,它主要分布在回歸線附近,由此可知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答案:(1)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2)大體分布于回歸線附近地區(qū)的大陸中部和西部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降水少;大陸西部海域有寒流流經,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
(3)南、北美洲該氣候只分布在大陸西側,呈帶狀南北延伸;非洲特別是北回歸線地區(qū)幾乎全是該類氣候南、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脈阻擋,而非洲以單一的高原為主
(4)亞洲東部地區(qū)位于世界最大大陸和最大大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形成獨特的季風環(huán)流,夏季盛行海上來的夏季風,非常濕潤;冬季盛行大陸來的冬季風,較為干燥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與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檢測】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熱點知識
★ 沙塵暴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