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盛行西風 D.東南信風
答案:C
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完成2~3題。
2.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
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空氣運動
C.空氣受熱上升 D.空氣受冷下沉
3.關于氣壓帶的正確敘述是()
A.地球上共有4個低氣壓帶,3個高氣壓帶
B.高氣壓帶都是由熱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氣壓帶控制下的地區(qū)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帶
D.由極地高氣壓吹出來的風是偏北風
解析:圖中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于赤道向極地運動的氣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不能北上(南下)形成的。地球上共有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其中的7個氣壓帶有的是由空氣的運動形成的,有的是由于溫度的高低不同形成的,但在其中的低氣壓帶地區(qū)多為陰雨天氣,而高氣壓區(qū)多為晴朗的天氣。
答案:2.B3.C
4.在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圖中,有兩支冷暖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的地帶,應出現(xiàn)在()
A.赤道地附近 B.南北緯 30°附近
C.南北緯 60°附近 D.極地附近
答案:C
5.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移動規(guī)律是()
A.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B.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C.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一致
D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相反
答案:C
6.關于副熱帶高氣壓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致位于南北緯 30°附近
B.是受冷而形成的高氣壓
C.所控制地區(qū)氣流下沉
D.所影響地區(qū)降水稀少
答案:B
7.讀下圖,完成(1)~(4)題。
(1)在圖左側添畫箭頭以正確表示三圈環(huán)流。
(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壓帶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添畫箭頭表示各風帶風向,并標注風帶名稱。
(4)此圖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節(jié))。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季節(jié)移動。由圖中的各氣壓帶分布的緯度可知,A是赤道低氣壓帶,B是副熱帶高氣壓帶,C是副極地低氣壓帶,D是極地高氣壓帶。由圖上可以看出,此時赤道低氣壓帶全部在赤道以南,說明氣壓帶、風帶的位置移至一年中的最南部,正值北半球的冬季。
答案:(1)略(2)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3)略(4)冬季
一、選擇題
1.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原因是()
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②太陽輻射對高低緯度的受熱不均③地轉偏向力的作用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2.下列四幅圖表示極地東風,畫法正確的應是()
讀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3~4題。
答案:D
3.正確反映c氣壓帶兩側大氣運動的是()
答案:D
4.空氣上升或流向較高緯度,水汽易遇冷凝結產(chǎn)生降水。圖中降水較多的氣壓帶和風帶有()
A.a(chǎn)be B.bcd C.a(chǎn)de D.cde
答案:C
5.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長時,下列四幅圖所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
A.a(chǎn) B.b C.c D.d
答案:A
6.若下圖中三個圓代表三個氣壓帶,箭頭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則大圓代表()
A.赤道低氣壓帶 B.極地高氣壓帶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
答案:C
7.下面四幅圖表示四個緯度地帶的大氣環(huán)流(圖中“→”表示氣流運動方向),其中不正確的是()
A.圖① B.圖② C.圖③ D.圖④
答案:D
8.下圖是新西蘭某鄉(xiāng)村的民居,該民居的建筑結構主要是為了()
A.防寒 B.采光 C.防洪 D.防風
答案:D
三圈環(huán)流在近地面形成了氣壓帶和風帶,且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這對氣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據(jù)此完成9~11題。
9.下列關于大氣運動簡圖中的數(shù)碼表示的內容正確的是()
A.①是極地高氣壓帶
B.②是副極地低氣壓帶
C.③是盛行西風帶
D.④為多雨帶
答案:B
10.關于地球上氣壓帶、風帶隨季節(jié)移動的規(guī)律,就北半球來說敘述正確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與太陽直射點移動的方向相反
C.秋季北移,春季南移
D.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答案:A
11.二戰(zhàn)期間,日本曾用氫氣球攜帶燃燒彈襲擊美國,給美國許多地區(qū)造成森林大火。氫氣球借助的是()
A.東南信風 B.西風
C.極地東風 D.西南季風
答案:B
二、綜合題
12.讀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1)~(2)題。
(1)圖中箭頭①代表的氣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______偏轉成______風,形成南半球的______帶(風帶)。
(2)圖中箭頭②、③所代表的氣流,在60°S附近相遇,________氣流爬升到________氣流之上,到高空后又分流,使60°S近地面形成______氣壓帶。此氣壓帶是由________原因形成的。
解析:此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將地球上的三圈環(huán)流(南半球)用較直觀、簡單的形式示意出來,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赤道和南、北緯60°附近由于氣流上升,而形成低氣壓帶。南、北緯30°和90°附近由于氣流下沉,而形成高氣壓帶。圖中①為東南信風,②為中緯西風,③為極地東風。
答案:(1)左東南東南信風(2)較暖的寒冷的副極地低動力
13.讀太陽直射點位置示意圖,完成(1)~(4)題。
(1)寫出A、B、C所處的氣壓帶、風帶名稱: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在乙圖中用箭頭畫出北半球中緯度風帶的風向。
(3)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角為66°34′的是________圖。
(4)北半球的極夜范圍達最大值的是________圖,河南省盛行偏南風的是________圖。
答案:(1)西風帶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信風帶
(2)略(北半球30°~60°之間西南風)
(3)甲、丙
(4)丙甲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課堂檢測】相關文章:
★ 天氣圖預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