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題5分,共55分)
1.讀“2000—2007年開都河徑流變化圖”,開都河最主要的補給類型是()
A.冰川 B.雨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A
下圖表示我國某區(qū)域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單位:億m3),該地區(qū)年均降水量約1000 mm。讀圖完成2~3題。
2.該地區(qū)位于我國()
A.南方地區(qū) B.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解析:根據(jù)題干的提示“該地區(qū)年均降水量約1 000 mm”,可知該地區(qū)位于我國濕潤地區(qū)的南方地區(qū)。
答案:A
3.該地區(qū)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水資源短缺 B.水污染嚴重
C.水資源利用率低 D.地下水過量開采
解析:從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地表徑流量大部分直接入海,實際用水量占降水量的比例很少,所以該地區(qū)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的利用率低,該地區(qū)水資源豐富,水污染情況在題中不能反映,地下水抽取量沒有超過補給量,所以沒有出現(xiàn)過量開采。
答案:C
4.作物水分虧缺率指不考慮引水灌溉,作物生長期內的降水量與需水量的差占需水量的百分比的負值。下圖示意“淮河流域冬小麥生長期水分虧缺率(%)”的空間分布。圖中表明()
A.降水量自南向北遞減
B.氣溫自南向北遞增
C.西部地區(qū)灌溉用水最為緊張
D.南部地區(qū)旱情最嚴重
解析:南方水分虧缺率低,北方水分虧缺率高,這說明降水量自南向北遞減;氣溫自南向北遞減;北部地區(qū)灌溉用水最為緊張 ;北部地區(qū)旱情最嚴重。
答案:A
5.下圖為塔里木河上游的三條源流(即和田河、葉爾羌河和阿克蘇河三大支流)的徑流量和耗水量年變化圖。據(jù)此可判斷塔里木河上游()
A.徑流量變化與全球變暖有關
B.三源流河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C.沿岸用水量呈現(xiàn)減少趨勢
D.三源流匯入干流的水量呈增加趨勢
解析:徑流量變化與全球變暖有關,有增大的趨勢;三源流河水位于西北地區(qū),以高山冰川融水補給為主;沿岸用水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三源流匯入干流的水量為徑流量與耗水量的差值,呈下降趨勢。
答案:A
讀圖分析完成6~7題。
6.圖中甲島位于達累斯薩拉姆的()
A.西南 B.東南
C.西北 D.東北
答案:A
7.對甲島影響較大的寒流是()
A.巴西寒流 B.西風漂流
C.秘魯寒流 D.本格拉寒流
答案:B
下圖為某一科考路線圖,讀圖回答8~9題。
8.考察人員發(fā)現(xiàn)①地為熱帶雨林景觀,與該景觀形成無關的是()
A.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B.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影響
C.沿岸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D.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解析:①位于南回歸線附近,應該是受東南信風和副熱帶高氣壓的交替控制,與赤道低氣壓帶無關。
答案:A
9.考察人員經(jīng)過③附近海區(qū)時,發(fā)現(xiàn)漁業(yè)資源豐富,最有可能與下列哪一因素相關()
A.暖流經(jīng)過 B.寒暖流交匯
C.有上升流 D.陸地徑流匯入
解析:③附近海區(qū)為秘魯寒流,上升補償流,餌料豐富。
答案:C
10.“太平洋垃圾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之間的海域(副熱帶海區(qū))。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受氣旋影響垃圾向副熱帶海區(qū)集中
B.受反氣旋影響垃圾向副熱帶海區(qū)集中
C.受洋流影響垃圾向副熱帶海區(qū)集中
D.受徑流影響垃圾向副熱帶海區(qū)集中
解析:主要受北太平洋暖流和利福尼亞寒流的影響,故為C。
答案:C
11.尋求淡水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某中學生設計了一個海水淡化的方案,關于該海水淡化裝置的設計原理敘述,正確的是()
A.玻璃對太陽輻射無影響,它對海面的保溫作用與大氣對地面的保濕作用原理相同
B.海水蒸發(fā),(淡水)上升遇玻璃冷卻,凝結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海水的熱量來自海洋上水汽凝結釋放的熱能
D.圖中箭頭可表示海水熱量的吸收過程
解析:該設計方案利用的是水體的轉化與循環(huán)原理。圖中箭頭表示的是水分蒸發(fā)過程;海水熱量的來源是太陽輻射,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因為大氣逆輻射的作用。
答案:B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5分)
12.洋流是大規(guī)模流動的海洋水體,它對全球的熱量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讀圖,完成(1)~(3)題。(20分)
(1)讀圖1判斷,該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該洋流(虛線所示)流經(jīng)海區(qū)水溫比同緯度附近海區(qū)水溫________。按照寒、暖流的分類,該洋流是________流,它對沿岸氣候能夠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0分)
答案:南高暖增溫增濕
(2)圖1虛線所示的洋流朝________(方向)流動。在圖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區(qū)中,圖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現(xiàn)在________海區(qū)。(4分)
答案:南①
(3)解釋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的原因,并按時針方向說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風洋流流動的方向。(6分)
答案: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夏季亞洲大陸形成熱低壓,造成印度洋與亞洲大陸之間的氣壓差異,形成西南風;南半球的東南信風隨著風帶的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加強了西南風。順時針流動。
13.2012年后,我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其中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水資源形勢將更加嚴峻。為保證我國21世紀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專家提出建設渤海水庫的設想(如下圖)。讀圖,完成(1)~(3)題。(25分)
(1)流入渤海的大小河流有20多條,其中以①________、②________、灤河和③________等水量較大。為了增加渤海水庫的水量,可以建設如圖所示的“北水南調工程”,開鑿運河,將黑龍江的水調入嫩江,再調至________(河流)入海。(12分)
答案:黃河海河遼河遼河
(2)渤海海峽位于山東半島蓬萊角和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之間,海峽內有幾乎呈一字排列的廟島群島(由長山、大欽、小欽、隍城等多個島嶼組成)。這里是建壩的最佳位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圖上用“=”標出大壩的位置。(5分)
答案:水庫大壩沿這些島嶼興建,工程難度和費用將會大大降低標注略(標注應在兩半島的最狹窄處)
(3)渤海水庫的建設,不淹沒農(nóng)田、村莊、城市,不移民。請概括其建成后所產(chǎn)生的效益。(8分)
答案:直接效益:儲蓄淡水資源,將會使我國華北、東北的缺水狀況大大改善;可進行淡水養(yǎng)殖;在大壩上修高速公路取得收費效益等。
間接效益: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將由原來“C”型變成“O”型,經(jīng)濟活動會更加活躍,為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同步練習】相關文章: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 2018_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2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同步配套練習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