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云臺山瀑布落差310多米,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
云臺山瀑布坐座在云臺山風景區(qū)老潭溝的盡端。老潭溝長約2.5公里,溝內高峰聳立,氣勢恢宏,花木繁茂,泉壑爭流,沿溝上行400米,就可以制看到華夏第一大高瀑。瀑布上端如同朵朵白云,又如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紛紛揚揚,灑入墨綠色的水潭。急瀉而下的瀑布,在水潭中,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朦朦的霧中。若遇多的季節(jié)氣勢更為磅礴,山洪暴發(fā)時,瀑布象脫韁之烈馬,日夜奔騰,聲震數(shù)里,近聽如悶雷轟響,遠聽似古鐘長鳴。
中國最大海峽
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的臺灣海峽,是我國最大的海峽。它北起福建省閩江口和臺灣省富貴角,南界福建省官口港和臺灣省鵝鑾鼻,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333千米,東西平均寬230千米。最窄處的福建平潭島與臺灣省的新竹市,相距僅130米。每當風和日麗,登上福州鼓山大頂峰,極目遠眺,隱約可見高聳在臺灣北部基隆附近的雞籠山。在狂風惡浪的天氣中,暴風甚至可把對岸居民駕駛的獨木舟吹到大陸岸邊來。
臺灣自古與祖國大陸連成一片,目前分隔著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的形成,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海陸變遷。
早在遠古時代,即古生代和中生代,臺灣海峽曾經(jīng)是大陸東緣的一條海槽。大約在距今4000萬年左右的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開始了一次新的大規(guī)模造山運動—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受這次造山運動影響,臺灣海峽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處在一極不穩(wěn)定的階段,與大陸相隔的海槽時有時無,臺灣島與大陸時斷時連。
距今15000年前,由于大理冰期的影響,海面下降,海峽又一次變成陸地,并持續(xù)了近5000年。5000年前,這里的山巔溝壑間森林密布、荒草叢生,許多原本生活于大陸的普通象、劍齒象、犀牛、野牛、大角鹿及中國特產(chǎn)四不像等大型哺乳類動物紛紛來此“謀生”,進而又遷移到臺灣。
距今10000年前,世界氣候再次變暖,海洋水面因冰川消融上升了100多米,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陸地再次被海水吞沒,昔日的溝壑平原變成了魚游蝦息的大海,而往日的山峰則化作點綴于海峽間的幾多島嶼。
中國最長的古運河
我國古代工程偉大、歷史悠久的南北大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居于世界著名古運河之首。古運河始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5年,吳國開鑿“邗溝”,長150余公里,為溝通長江與淮河之間的河道。隋煬帝于大業(yè)元年至六年(605—610),征調民工200余萬,擴展為南北大運河,全長2700余公里,水面寬30 —70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元代又將弓形運河改為南北直行,形成現(xiàn)在1794公里航程的運河路線,稱為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一般分為7段:1.通惠河(北京至通縣);2.北運河(通縣至天津);3.南運河(天津南至山東臨清);4.魯運河(臨清至臺兒莊);5.中運河(臺兒莊至江蘇淮陰);6.里運河(淮陰至揚州);7.江南運河(鎮(zhèn)江至浙江杭州)。
流經(jīng)江蘇省的古運河,長達690余公里,現(xiàn)已開辟揚州至蘇州一段古運河線路,游程220公里,歷時7日左右,可游全程,由南京乘車至揚州,然后乘舟游揚州、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也可選其中一段(如蘇州至無錫,或揚州至鎮(zhèn)江);或游南京市內一段(約一小時)。
【中國的地理之最】相關文章:
★ 中國地理十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