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對海洋說抱歉
中國有遼闊的海域,卻沒有真正的航海家;中國有數(shù)千海島,卻沒有國際知名旅游海島;中國“放牧”海洋幾十年,卻使珍貴如鮑魚、普通如大小黃魚的物種失去了野生種群……面對海洋,中國人有太多的遺憾與缺失。2010年10月,《中國國家地理》“海洋中國”專輯聚焦海洋,用加厚的414頁篇幅對中國的藍色國土進行全方位的報道與描繪。
2010年《中國國家地理》“海洋中國”十月刊
曾經(jīng)的海洋、南沙日記、海軍與海權、海洋牧場、中國海岸、中國海島家族,本期雜志用六個版塊對中國海疆的政治、經(jīng)濟、能源、生態(tài)、地理、歷史等方面進行了報道。此次聯(lián)合騰訊科技,尋找正在消失的中國海洋生物,欣賞中國美麗的海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的藍色國土。往昔,我們是海洋大國而非海洋強國。未來,讓我們不再對海洋說抱歉。
正在消失的中國海洋生物
海兔
海兔
褪去重殼的海螺/海兔的得名,跟自己頭頂這對“兔耳”脫離不了干系。其實海兔是一種特殊的海螺,它背上的螺殼退化成為具有珍珠光澤的一層透明薄皮,幾乎與肥滿的身體融為一體。細看兩只兔耳,它們其實是一對感官發(fā)達的觸角。據(jù)研究,一些海兔吃掉海藻后,可以借助海藻中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直接把陽光轉(zhuǎn)化為自身可利用的養(yǎng)料。
主要分布區(qū):南海、東海
【正在消失的中國海洋生物】相關文章: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 談中國地理的復習
★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