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森林和草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則意味著,這些“碳總匯”抑制氣候變化的能力可能減弱。
科學家說,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抑制氣候變化的速度至關重要,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也提高了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但根據今天發(fā)表于英國《自然》周刊上的研究報告,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導致土壤、稻田和濕地釋放出另外兩種效力比二氧化碳高出很多的溫室氣體。
美國亞利桑那北部大學科學家、研究報告的撰寫者凱斯-格勒尼根說:“研究表明,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減緩氣候變暖的能力被高估了?!?/p>
科學家說,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很多植物的生長將加快,從而使大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清除。但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濃度的升高卻抵消了這種積極作用。
科學家此前預測,陸地中碳儲量的增加使陸地具備了抑制氣候變化的能力,但格勒尼根及其同事計算出,土壤釋放的溫室氣體增加可能會將這種能力抵消至少16.6%。
格勒尼根說,這意味著全球變暖的速度實際上可能高于預期,而且科學家用以研究氣候變化影響的復雜的電腦模型也需要調整。
同是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和甲烷的效力分別是二氧化碳的約300倍和21倍。這兩種氣體都是由土壤中的微生物產生的。格勒尼根說,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植物對水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其結果是,土壤濕度增加導致微生物產生更多的一氧化二氮。根系更發(fā)達的植物可以在土壤中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導致土壤釋放更多的一氧化二氮。
格勒尼根說:“土壤中的有機物越多就意味著活躍的微生物越多,而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產品之一就是一氧化二氮?!?/p>
他還說:“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進入土壤中的碳增加了,這些碳就是微生物正在制造的甲烷的來源?!?/p>
這項研究結果基于對其他十幾項研究的分析,以及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造成的影響的實地觀測。
格勒尼根說:“如果我們是正確的,那么就意味著,電腦模型高估了(陸地)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它們沒有考慮額外產生的一氧化二氮和甲烷?!?/p>
二氧化碳對植物的生命和維持地球溫度都至關重要。
科學家說,燃燒化石燃料和采伐森林產生的二氧化碳正在破壞自然環(huán)境并導致全球變暖。
【科學家研究稱高估陸地抑制全球變暖能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