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普拉塔諾河生物保護區(qū)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普拉塔諾河生物保護區(qū),位于洪都拉斯東北部的格拉西亞斯—阿迪奧斯省。普拉塔諾河生物保護區(qū),面積3500平方千米,是洪都拉斯最重要的森林保護區(qū),也是中美洲最后幾片原始熱帶雨林之一。除熱帶雨林外,這里還生長著亞熱帶雨林。整個森林景觀一直延伸到加勒比海岸邊。
保護區(qū)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這里生活著180多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森林里的大食蟻獸身長達120厘米,能憑氣味發(fā)現蟻巢,再用銳利的前爪扒開蟻巢,然后用能伸出60厘米長的舌頭捕食螞蟻。美洲灣鱷、古比埃姆鱷、美洲豹等都是瀕臨滅絕的動物。這里的鳥類有377種,其中最漂亮的是鸚哥,它身長可達90厘米,全身深紅色,翅膀上有黃、藍、綠、橙、黑等色的羽毛。
考古學家在普拉塔諾河谷發(fā)現了古代石雕和刻有動物圖案的磨石據考證,這是瑪雅文化的重要遺址。
【普拉塔諾河生物保護區(qū)(洪都拉斯)】相關文章:
★ 水星發(fā)現新火山繼續(xù)保持活躍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