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藝復興時期的都市費拉拉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文藝復興時期的都市費拉拉,位于意大利的費拉拉。
費拉拉坐落在意大利最長的河流——波河下游的左岸,航運事業(yè)曾經(jīng)非常繁榮。1386年—1451年,埃斯泰家族3次擴建這座城市,興建了埃斯泰城堡,又填平了波河故道,把河中的桑坦托尼奧島和陸地連成一片,還在城堡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修筑了大道。費拉拉因此成為歐洲最早的現(xiàn)代都市。
費拉拉最著名的歷史建筑是埃斯泰城堡和圣喬治大教堂。
埃斯泰城堡,始建于1385年,呈四角形,有4座巨大的塔樓,四周壕溝環(huán)繞,整個工程持續(xù)200年。它是中世紀末期意大利要塞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一座城堡。
圣喬治大教堂建于1135年。正面頂部并立著3個三角形,2根粗角柱將正面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各有一個人口。1441年—1596年,教堂又建造了大理石鐘樓。
斯基技諾亞官,建于l 385年,是埃斯泰公爵用于娛樂和舉辦宴會的場所。1469年,二樓大客廳里的四面墻壁繪有從1月到12月的“月歷圖”。每個部分又分成上中下三段,上段給有大量的人物肖像,中段繪有宇宙之神和代表黃道十二官的各種動物,下段給有關于宮廷生活的各種場面。
【文藝復興時期的都市費拉拉(意大利遺產(chǎn))】相關文章:
★ 世界最高的高原
★ 2011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考點 綜合題的解題思維障礙分析
★ 日本人口連續(xù)四年下降 2010下跌最多減少12萬
★ 高中地理計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