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qū)作為自然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qū),位于泰國西部的烏太他尼、達府、北碧各府。 通艾保護區(qū)面積3200平方千米,會-卡肯保護區(qū)面積2574平方千米。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qū),一般不向游人開放。生活在這里的動物種類繁多,有兩棲類43種、爬蟲類96種、淡水魚類113種、哺乳類120種、鳥類400種,其中瀕臨滅絕的動物34種。
會—卡肯有幾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環(huán)境,所以這里的動物種類多得驚人,如虎、亞洲水牛、紅狼,還有短角長耳的蘇門答臘羚羊等珍稀動物。這里的鳥類有長腳鳥、孔雀、山鳥、潛鳥等。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qū),以海拔600米為界線,海拔600米以下到平原地區(qū),是一片混交林,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常見的竹林,平原上生長著牧草。通艾的意思就是“大草原”。 會—卡肯地處較平坦的丘陵地帶,北部有一座海拔1678米的斑山。
會—卡肯的土壤主要由石灰質土和紅土構成,無數(shù)裂縫形成富含礦物質的湖泊和沼澤。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種植物,形成了茂盛的綠地。生長在這里的麻栗樹,有的高達50米。是熱帶特有的優(yōu)質木材,質地非常堅硬,既耐酸又能抗病蟲害。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qū)(泰國遺產(chǎn))】相關文章:
★ 高中地理難點解析
★ 重慶梁平發(fā)現(xiàn)特大型氣田 儲量有望亞洲第一
★ 普爾熱瓦爾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