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城遺址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城遺址,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 1571年,莫臥兒王朝第三世皇帝阿克巴將國都從阿格拉城遷到這里。1573年,阿克巴遠征西印度獲勝。為了紀念這次遠征的勝利,阿克巴將新都命名為法塔赫市爾一西格里,意思是“凱旋城”、“勝利城”。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城建在石質高原上,三面城墻環(huán)繞,城墻總長約6千米,共有7座城門。 城市的主體建筑全部采用赤砂石,用白色大理石嵌出圖案,并刻上各種細密精致的花紋雕飾。城中的清真寺可以容納1萬名信徒,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中有圣人謝赫·沙利姆·奇斯蒂的陵墓,墓上刻著精美華麗的雕怖。 清真寺的東北面是皇宮,有覲見宮、土耳其蘇丹宮、五層官、內(nèi)宅、水池、庭園等。
覲見宮內(nèi)雕梁畫棟,四壁有一圈兩層回欄,中心為一根石柱,柱頭像樹冠似的托起一個圓形平臺,平臺上有4條路橋通向宮殿四角,與兩層回欄相連?;实鄣膶氉驮O在這圓形的平臺上,阿克巴常常坐在上面,傾聽下面的群臣議論國事。 五層宮是一座寶塔形的五層建筑,每一層都用柱子支撐,四周裝有護欄,沒有圍墻,最高一層是土耳其式圓頂涼亭,站在頂層可以俯瞰全城。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城遺址(印度)】相關文章:
★ 塔里木盆地自然環(huán)境的演變及其現(xiàn)狀探討
★ 高考地理試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