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而濕的氣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擋,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時水汽因冷卻而凝結成云,并導致降水。通常在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區(qū)。在一定的高度范圍內,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這一范圍叫最大降水帶;其后因水汽減少,降水量也減少。我國西南山地和東南丘陵的地形雨最為顯著。我國臺灣北端,基隆南側的火燒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濕的東北季風,地形雨充沛,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從現(xiàn)有的測站資料,世界雨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阿薩姆邦哈希(Khasi)丘陵南側1313米高斜坡上的乞拉朋齊(Cherrapunji)和它西邊16公里1401米高的瑪辛拉姆(Mawasynram),多年的年平均雨量曾分別為10869.2毫米和11405.8毫米。主要是受西南季風影響的地形暴雨造成的。
【地形雨】相關文章:
★ 談“雅安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