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古登堡面(2900公里)以下直到地心部分稱地核。地核的邊界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不連續(xù)面,縱波從13.6公里/秒下降到8.1公里/秒,橫波突然消失。表明組成地核物質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等有了很大的變化。 地核可以分為外地核(2900—4640公里),過渡層 4640—5155公里)和內地核(5155—6371公里)。
據推測,地核物質非常致密,密度為 9.7—13克/厘米3以上;地核總質量為1.88×1021噸,占整個地球質量的31.5%;壓力可達300—360萬個大氣壓;一般認為溫度為2000—3000℃,或更高。
根據橫波不能通過地核這一事實,有人認為地核物質近似“液體”,是在高溫高壓下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tài)”,成分是以鐵、鎳為主的重金屬。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地核的成分和物質狀態(tài)是一個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地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