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濫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原,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不但會引起土地的沙漠化,而且會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災害頻繁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越來越認識到植樹造林、保護綠化的重要性,并已在這方面作出努力。
本活動通過比較從有植被和無植被的土壤中流過的水含泥沙量的不同,進一步認識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
工具與材料
玻璃箱(60米25厘米20厘米,可用塑料盒子代替),玻璃板,灑水壺,燒杯,量筒,土鏟,塑料袋。
活動過程
1.在校園內(nèi)綠化地帶鏟一些表面草類生長旺盛的土壤,另外鏟一些表面無植被的土壤,分裝在兩個塑料袋中,帶回實驗室。
2.用玻璃板把玻璃箱一隔為二,使兩部分容積相等,側面鉆2個大小相同的孔作出水口。一格放入沒有植被的土壤、一格放入草類生長茂盛的土壤,兩部分土壤高度保持一致(圖3-3-2-l)。
3.用灑水壺把一定毫升的水均勻地灑在沒有植被的土壤表面,用燒杯接受出水口流出的水,記錄出水時間、水量大小、水的渾濁程度。
4.用灑水壺把相同體積的水均勻灑在草類生長茂盛的土壤表面,同時記錄出水的時間、水量大小、水的渾濁程度。
5、根據(jù)結果,比較兩種土壤蓄水能力的大小,泥沙流失的差異。
說明與延伸
1.取有植被的土壤時,草類與土壤一起移入塑料袋,不要破壞草類的根系。
2.此實驗可作為演示實驗,由老師在課堂上操作,學生觀察結果。
【水土保持模擬實驗】相關文章:
★ 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