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生產(chǎn)(特別是印染工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各種有顏色的廢水。有色廢水排入水體,不僅影響水的外觀,而且消耗水中溶解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
本實驗用氧化能力較強的次氯酸鈉處理有色廢水,使廢水中有色物質(zhì)的分子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降低水的色度和COD含量。
工具與材料
燒杯,量筒,移液管,pH試紙。
20%次氯酸鈉溶液,紅墨水,10%鹽酸溶液。
活動過程
1.在5只燒杯中各加入100毫升自來水和10毫升紅墨水,用鹽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6左右,然后分別在各燒杯中加入0.2、0.5、1.0、1.5、2.0毫升次氯酸鈉溶液,攪拌均勻,靜置氧化1小時。
2.1小時后,用稀釋倍數(shù)法測定5只燒杯中溶液的色度,結果填入表3-1-10-1,并確定次氯酸鈉溶液的最佳用量。
表31-1-10-1 有色廢水脫色處理記錄
結論:次氯酸鈉最佳用量為______毫升。
說明與延伸
1.決定次氯酸鈉最佳用量,既要從處理效果上考慮,也要從經(jīng)濟上考慮。
2.有色廢水的脫色,還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其他方法。
3.測定色度的方法見《水質(zhì)的現(xiàn)場測定》中色度測定部分。
4.溶液pH值對處理效果也有影響。可以改變?nèi)芤旱膒H值,投加定量的次氯酸鈉,看看pH值對最后結果的影響。
【有色廢水的脫色】相關文章:
★ 有趣的民諺識天氣
★ 世界最大的沙漠
★ 有多個首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