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頻繁出現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頻繁出現
查字典地理網 來源|2017-04-24 發(fā)表|教學分類:地理科普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1995年對墨西哥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頭,從年初至5月幾乎滴雨未下,出現了近百年來最嚴重的旱情。全國有近2.6萬平方公里的耕地未能按時播種,家畜大量死亡,森林火災頻頻發(fā)生,至5月份燒毀森林13.2萬平方公里。專家們分析,這次災害的發(fā)生主要應歸結于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EI Nino)在氣象學中使用起源于秘魯和厄瓜多爾。在秘魯和厄瓜多爾海岸,每年從圣誕節(jié)起至第二年3月份,都會發(fā)生季節(jié)性的沿岸海水水溫升高的現象,3月份以后,暖流消失,水溫逐漸變冷。當地稱這種現象為厄爾尼諾,西班牙語的意思為圣嬰,即圣誕節(jié)時誕生的男孩。這種現象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從19世紀初才開始有記載?,F在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數年發(fā)生一次的海水增溫現象向西擴展,整個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增高的現象。

在20世紀60年代,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厄爾尼諾是區(qū)域性問題,它主要影響太平洋東部的南美沿海地區(qū)和太平洋中部的澳大利亞沿海地區(qū)。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后,通過氣象衛(wèi)星的觀測發(fā)現,厄爾尼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由于海水表面溫度平均每升高1度,就會使海水上空的大氣溫度升高6度,造成大氣環(huán)流異常,嚴重地影響世界各地的氣候。所以每當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時,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會發(fā)生諸如冷夏、暖冬、干旱、暴雨等異常氣候。

19821983年,東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海表面溫度持續(xù)高于正常溫度,引起了全球氣候異常。全球一部分地區(qū)發(fā)生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而另一部分地區(qū)卻遭受了多年未遇的暴雨和洪水。臺風、冰雹、雪災、凍害、龍卷風等災害也在全球各地頻頻發(fā)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億美元。這是本世紀最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每隔2-7年出現一次。但是,20世紀90年代后,這種現象卻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了。不僅如此,隨周期縮短而來的,是厄爾尼諾現象滯留時間的延長。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雖然對厄爾尼諾現象的探索還在進行中,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頻頻發(fā)生與地球溫暖化有關,其變化的跡象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并不僅僅是天災。

另外,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海面水溫低于往年的現象被稱為拉尼娜(La Nina,西班牙語意為圣女)現象。由于拉尼娜現象正好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所以又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一般緊隨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出現,一般認為是由于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龐大的冷水區(qū)域在東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是大自然修正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氣候失衡的一種方式。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也是全球氣候系統異常的一個強信號。這種海洋熱狀況的異常會對熱帶大氣環(huán)流造成很大影響,從而導致全球氣候的失常。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頻繁出現】相關文章:

影響氣溫日較差與氣溫年較差的原因有何不同?

地理環(huán)境:最完整地球地形圖

白矮星和中子星的密度

世界最長跨海橋杭州灣大橋全線貫通(組圖)

高中地理復習要點 地形因素對氣候影響

科普知識:UFO

新火星精確圖出爐 將成為今后火星研究基準圖

4月將上演精彩天象:金火合月

日本強震9.0級世界排名第四

世界年降水最多的地區(qū)

最新地理學習資料
熱門地理學習資料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學習資料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