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經(jīng)帶過一年地理課。當時地理課是一門副科,不參加統(tǒng)考,教學沒有壓力??晌矣X得,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師德,萬萬不可誤人子弟。有了這個信念,我一直把副科當成主科去對待。
教小學生學好地理,得從學會識圖開始。摸清班上家住學校東南西北各有哪幾個學生后,我先在黑板中央畫一個方框代表學校的位置,講清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表示方法,讓一個同學到前面來在黑板上標出方位。再讓其他同學模仿黑板上的圖形標出自己家所在方位,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確認,簡單的互動,讓每個同學都明白了地圖上的方位。
然后,我將從鎮(zhèn)政府檔案室借來的瓜洲鎮(zhèn)地圖復(fù)制一幅,掛在黑板上,讓三個學生到前面分別找到學校、鎮(zhèn)政府和自己家在圖上的位置;再將課前刻印好的縮小成16開的簡易地圖發(fā)給學生,人手一幅,讓他們在地圖上找到學校和鎮(zhèn)政府的位置,并標出自己家在圖上的位置,再讓他們相互檢查,我再抽查一部分。從學生們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初步學會了識圖。
接著,我告訴學生們:今天將在地圖上帶你們游揚州,請大家跟著我。掛出揚州市地圖,引導(dǎo)學生們認路。比如我們乘汽車到揚州首先到達汽車站,請同學們把汽車站找出來;如果我們乘輪船到揚州,首先到達的是輪船碼頭,請同學們把輪船碼頭找到。從車站和碼頭出來,向東是什么路?向西是什么路?向北又是什么路?讓他們從圖上找出來。再看誰先找到文昌閣,從輪船碼頭到文昌閣怎么走?有幾種走法?分別讓學生們搶答。這種互動的學習,孩子們很主動,很認真,很快就基本學會了看圖走路。
為了讓孩子保持學習興趣,我利用每周的星期天,將課本上的空白地圖復(fù)制好,每次上課孩子們都人手一幅,跟著我出去旅游一次。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思考,知識也掌握得牢固。班上曾有一個學生,其他各科成績都不怎么好,可是他的地理學得很不錯,課上能將長江流經(jīng)的九個省一點不差地按順序說出,這在沒有多少空間概念的小學生當中,還是不容易的。
【當年我教地理課】相關(guān)文章:
★ 地理氣候諺語
★ 年輪與地理
★ 如何提高地理成績
★ 地理謎語1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