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水質(zhì)研究過程中,博士生、水文學者Nathan Reaver潛入了被羅丹明染色的銀泉(Silver Spring)。
攝影:JENNIFER ADLER
撰文:Austa Somvichian-Clausen
飲用水來自何處?或許你不會每天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疑惑,又也許你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然而,這在《國家地理》的年輕探險家Jessica Adler看來,卻構(gòu)成了她一生的激情和事業(yè)。
獲得“年輕探險家”補助金后,Adler發(fā)起了一個名為“水上漫步”的環(huán)境教育項目,其中包括在佛羅里達州的銀泉拍攝首份360°虛擬游覽影像。任何能上網(wǎng)的人都可借此“身臨其境的領略地下含水層,能更真實的體驗與我一起洞穴潛水,這種體驗將遠遠超過瀏覽照片或觀看視頻。”
能夠有幸參與此次探險任務的潛水員,首先需要具備洞穴潛水能力,然后還需進行大量潛水訓練,Adler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后挑出了幾位候選者。Adler表示,這次虛擬游覽體驗將會幫助人們“了解一個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而這個地方還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狈鹆_里達州的地下含水層提供的飲用水占據(jù)“陽光州”所有飲用水的92%,其占地面積更是達到驚人的26萬平方公里,幾乎與科羅拉多州的面積不相上下。
Adler的目標是幫助人們,了解人類最重要的一種資源以及與它的密切關系。Adler表示,佛羅里達州共有1,000多口泉水,其水源都來自地下含水層,它們也是佛羅里達州的飲用水量指示器。
大量本地野生動物生活在這些泉水中,從魚類到無脊椎動物可謂應有盡有。但是,由于過度取水和水質(zhì)污染,最近許多泉水都被藻類植物覆蓋。Adler說,要想恢復水質(zhì),現(xiàn)在還為時未晚。
科學家們在銀泉中放置了羅丹明染色劑,以測量其流速。
一切都從雨水開始。當雨水從天而降,流向不含粘土或不透水巖的非隔水層時,含水層就會得到很好的“補充”?!氨Wo這些補注區(qū)極其重要,因為這樣一來含水層就能補充到足夠的水,以此彌補我們每天抽取的大量飲用水,”Adler說道。
Adler補充表示,補注區(qū)與地下含水層關系密切,所以很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響。因此,掌握一個地區(qū)的地質(zhì)情況,有助于科學家了解該地區(qū)含水層面臨的威脅。
而科學家有時會向水中投放染料也是出于這個原因,因為這樣做更易于測量水的流速,了解不同區(qū)域的含水層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此外,此舉還能幫助科學家估測污染物的傳播速度,或含水層的補水速度。
如本文的圖片所示,佛羅里達大學流域生態(tà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使用了無毒的羅丹明作為示蹤物??茖W家們首先在水中放入羅丹明,之后在下游采集水樣本,通過熒光計測量羅丹明的濃度。這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水是如何運動、混合,以及其流經(jīng)河道所用的時間。
Adle拍攝的360°虛擬游覽影像或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她說這就像是洞穴中的谷歌街景。用戶在查看這份虛擬影像的時候,可以點擊查看其它照片和信息按鈕,了解更多關于水下洞穴和洞穴潛水的信息。這就像是觀察一個微型化石的近景照片,從中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歷史。
Nathan Reaver在被染過的泉水中游弋。
為了拍攝這份虛擬游覽影像,Adler和團隊經(jīng)常要用12盞燈。每一段360°影像(也就是光球),都由6-8幅照片拼接而成。這份虛擬游覽影像共有9個光球組成,皆由Adler借助一部放在三腳架上的水下照相機拍攝而成。她會平穩(wěn)的旋轉(zhuǎn)相機,拍下所有照片,然后拼接到一起。
Adler希望人們在看到這份虛擬游覽影像之后,會對含水層有更深入的認識。雖然這一想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對于佛羅里達州這樣的地方來說,“佛羅里達人簡直就生活在飲用水上面,因此我們的任何行為都會對地下的水產(chǎn)生重大影響?!?/p>
【隱匿之境:佛羅里達州的水下世界】相關文章:
★ 天氣圖預報的方法
★ 2011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考點 飛機上的晝夜交替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