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住房如同一位講述者,訴說著所在地區(qū)和當?shù)鼐用竦臍v史。評價一項工程成功與否,設計、功能和成本是三項極其重要的指標。如果三項指標都能達到,那接下來就要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了。
一個名為大民宅(The Grand Ensembles)的社會公益住房項目在巴黎市郊毫無章法地擴展蔓延。盡管這個項目在設計方面頗有建樹,但其烏托邦式的當代創(chuàng)新是失敗的。誠然,這片建筑物的外部相當醒目,但現(xiàn)在因為缺乏公共資金的支持,已經(jīng)逐漸衰落。
法國攝影家Laurent Kronental從7年前開始用鏡頭記錄這片郊區(qū),這里融合了戰(zhàn)后希望與現(xiàn)代衰退兩種狀態(tài),正因如此他很是著迷。Kronental的首部作品,未來的記憶,聚焦了這片建筑引人注目的外部形態(tài)以及居住在里面的老年人口。在他最新的作品《圖爾之眼》中,他從室內窗戶向外窺探,洞悉著居民們的日常生活。
Kronental將鏡頭對準了Tours Aillaud項目中這一特殊的未來派高層建筑,每張照片都透過公寓窗框完美呈現(xiàn)。這樣具有局限性的視野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別樣的視覺節(jié)奏。每一扇窗子都是一只“寂靜之眼”,代表著“被日常生活物品占據(jù)的個性化舞臺”Kronental說道?!八|疑著那些對別人私生活品頭論足的窗外無名者?!?/p>
照片中流露出來的溫暖和親切,不但與建筑本身前衛(wèi)、有棱有角的冷峻外表形成了強烈反差,也與大民宅(The Grands Ensembles)多年來因其美學和宜居性爭議而引發(fā)的社會嘲笑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于Kronental來說,這座曾經(jīng)喚起戰(zhàn)后未來無限希望的建筑,現(xiàn)在沾染了悲傷的氣息。雖然人生閱歷是拍攝的核心內容,但Kronental還是選擇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來填充相框,而沒有選擇人?!拔覜]有拍攝居住在那里的人,但是我希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突出他們的存在感,”他說道。
這種內在的親密感如同一個不和諧的音符,點綴在外部世界這首喧鬧的曲子中。遙遠的巴黎,暮色昏沉,華燈初上,萬物在夜色的掩蓋下沉靜而朦朧;到了白天,日光之下,萬物顯形,生活又恢復了原本的模樣。
【一窗一世界:窺探巴黎的未來主義夢想之家】相關文章:
★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 世界最大的洋
★ 世界最高的高原
★ 世界最大的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