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火箭搭載著天宮一號空間站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2016年,天宮一號空間站的燃料耗盡。攝影:LINTAO ZHANG, GETTY IMAGES
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天宮一號碎片墜落或燃燒的目擊報告。
撰文:NADIA DRAKE
經(jīng)過一周對天宮一號墜落時間和地點的緊張計算,中國首個空間站終于在太平洋上空解體。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并焚毀的時間約為4月2日早上8:15。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報道,天宮一號的絕大部分器件已經(jīng)在再入過程中焚毀。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xué)家JonathanMcDowell稱,中國對天宮一號返回地球的預(yù)測十分“精準”。
2016年,天宮一號攜帶的燃料耗盡,中國因此失去對這個8.5噸的空間站的控制,也無法使其高度再次上升,因此,該空間站墜向地球已在所難免。從那時起,許多分析員都一直在追蹤它的軌跡,試圖預(yù)測它的墜落時間,而此類預(yù)測需要考慮太陽活動、大氣密度、空間站的運動等多重復(fù)雜因素。
天宮一號此次雖然備受矚目,但是,在從地球軌道墜落的人造物體中,它并不算大。1979年,重約85噸的美國空間站“天空實驗室”在澳大利亞上空解體;2001年,重約130噸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在地面操控下墜毀。
2011年,中國發(fā)射了天宮一號的第一部分艙體。多年來,它逐漸增加到了兩個艙體,重量也增加到了8.5噸;中國宇航員兩次登陸該空間站,并在軌測試了機器人技術(shù)。但是,2016年,傳聞機械故障導(dǎo)致天宮一號無法操作。中國在2017年宣布天宮一號將墜向地球。
隨著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越來越近,許多組織都試圖預(yù)測它精確的再入時間和地點,其中多數(shù)預(yù)測都稱再入時間將在4月1日中午前后。
隨著時間臨近,多個預(yù)測模型因考慮了太陽活動、大氣層變化和天宮一號所受引力等因素,對預(yù)測時間進行了調(diào)整。本周日,即4月1日,天宮一號的再入時間窗口再次縮小,并推遲到4月2日。
此前,歐洲太空局預(yù)測該空間站將在4月2日午夜前后4小時走向終結(jié);美國航空航天組織預(yù)測的時間是4月2日8點前后4小時;美國戰(zhàn)略司令部則認為再入時間窗口是9點之前的6小時之內(nèi)。
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展(廣州珠海)上,參觀者的身后即是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
攝影:KIN CHEUNG, AP
盡管預(yù)測時間已有多個版本,但天宮一號的解體地點一直是個謎團。原因在于天宮一號每天繞地球16圈。因此,半個小時的預(yù)測誤差,也將會讓它飛越半個地球。不過,鑒于其飛行軌道已知,專家稱它將在南北緯43度之間的某個地點再入大氣層,而這個范圍內(nèi)分布著大量人口稠密地區(qū)。此前甚至有多個預(yù)測稱,天空一號將在中國安徽省上空墜毀。
不過,由于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所占比例很高,而且人口稠密地區(qū)多集中在沿海附近,因此,之前就有多位專家表示,天宮一號的再入地點極有可能在海洋上空。
最后,天宮一號終于在南天平洋的塔希提島西北方墜落。有趣的是,這一小片海域正是著名的“航天器墓地”,曾有200多個航天器墜落于此。
【【再見,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完成使命,重返地球大氣層燒毀】相關(guān)文章:
★ 備戰(zhàn)高考——怎么樣把學(xué)會的知識考出來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