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東南亞地形、氣候的一般特點,及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在地形、氣候方面的差異;
2、了解東南亞的范圍及包括的國家;
3、通過使用地圖,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
4、通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難點:
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氣候和地形特點
學習方法指導:
1.學會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資源等方面描述一個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特證。
2.學會分析位置地形氣候等要素在地里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從而總結出一個區(qū)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學會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比較區(qū)域之間的差別與聯系。
教學過程:
個性化修改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著名的獅城是那座城市嗎?
你知道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在哪個國家嗎?
讓我們一起到東南亞去旅游,你就會得到答案!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
1、自主學習:
讀圖2-1,觀察東南亞的位置和主要組成
1、說出東南亞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
3、總結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
讀圖2-3回答:
4、東南亞地區(qū)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探究問題】
為什么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
【教師精講點撥】日本國內需要的石油絕大部分來自于西亞,
油輪必經馬六甲海峽
【探究結論】
日本是一個經濟大國,資源小國,礦產資源尤其貧乏,要進行
工業(yè)生產,就必須進口石油,沿途經過太平洋,馬六甲海峽, 個性化修改
印度洋,最后到達中東。馬六甲海峽位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
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日本進口石油的必經之地,因此馬六甲
海峽就成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學習任務(二)、東南亞的自然環(huán)境
1、自主學習:
讀圖2-1,觀察東南亞的地形與河流,分析地形與河流的
關系,回憶東南亞的氣候,分析對農業(yè)的形象
1、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如何?
2、分析總結中南半島的河流特點(流向與流速)
3、分析判斷馬來群島的地形地勢特點和河流特點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總結地形地勢與河流間的關系。
(總結)河流的流向與流速受地形地勢的影響
【由此及彼 舉一反三】讀下圖回答:
1、A、B、C三點中何處海拔最低?
2、美國地勢東西 ,中間 ; 北部 ,
南部 。
3、D處的地形以 為主。
A
C
B
D
學習任務(三)東南亞的氣候及對農業(yè)的影響
1、自主學習:
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分別是什么氣候?有何特點?
2、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氣候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影響?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假如你是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一位農民,何時播種?
何時收獲?在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又該如何呢?
【探究結論】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雨季播種,旱季收獲;熱帶雨林
氣候區(qū)隨時都可以播種,全年都可收獲。
學習任務(四)
1、自主學習:
讀圖2-3,回答
1、東南亞主要國家有哪些?位于中南半島的國家有哪些?
位于馬來群島的國家有哪些?
2、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哪些? 個性化修改
3、東南亞的內陸國有哪些?
4、完成P36頁活動題4
2、小組交流: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提出疑問。
3、合作探究:
【探究問題】讀圖2-3,東南亞地區(qū)的城市分布有何特點?
【教師精講點撥】可從所處的地形、水源等方面給考慮
【探究結論】都在河流沿岸。這一帶為沖積平原,自然條件優(yōu)
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yè)發(fā)達,人口稠密。
三、學以致用, 拓展延伸:
1、近年來東南亞地區(qū)火山地震頻發(fā),請用所學知識加以解釋。
2、假如到東南亞地區(qū)做一次旅行,請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從
下列用品中選擇,并說明理由。
傘 防水涼鞋
防曬霜 羽絨服
太陽鏡 暈船藥品
輕便的登山鞋 防暑藥品
四、總結梳理 歸納方法:
對于本節(jié)的學習關鍵是通過讀圖認識本區(qū)重要的地理位置,
特別是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通過使用地圖,提高學生的讀圖
和分析圖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通過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
相互影響的。
五、鞏固練習:
1、馬六甲海峽被日本稱為 ,是日本從波斯灣進口 的必經之地。
2、假若你要去東南亞國家旅游,既要領略熱帶雨林氣候又要領略熱帶季風氣候,你要去的國家是( )
A.菲律賓 B.馬來西亞C.印尼D.緬甸
3、讀“東南亞地區(qū)圖”完成下列要求:
1
⑴填寫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島嶼:C為 ,海域D
國家:E ,F 半島G
(2)A是 海峽,它溝通了 洋和 洋
(3)B地屬于 氣候,其氣候特征是
4、綜合能力訓練
六、附板書設計
東南亞
一、位置和組成 中南半島 馬來群島 馬六甲海峽
二、地形與河流
三、東南亞的氣候與農業(yè)生長
四、本區(qū)主要的國家
教學反思:
【學后反思】
1、我學習后的總體評價(很好、加好、一般、較差): 。
2、我學到的主要知識和技能:
3、我學到的主要方法:
4、我還存在的疑難問題是:
? ? ? ?【教后反思】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一節(jié)《東南亞》教學案1】相關文章:
★ 地理教學反思㈡
★ 地理教學反思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