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安排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從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饒的物產。
2. 通過非洲人口的增長狀況、經濟發(fā)展水平、各國的主要農產品、礦產品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到非洲是一個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環(huán)境、發(fā)展等問題的大洲。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育目標:通過教學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人口觀、資源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非洲人口的增長狀況、經濟發(fā)展水平、各國的主要農產品、礦產品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到非洲是一個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環(huán)境、發(fā)展等問題的大洲。
教學難點:
通過教學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人口觀、資源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教育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媒體 班班通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通過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回憶非洲的民族解放斗爭和非洲的國家,
二、引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歐洲的殖民者為什么要來非洲開辟殖民地?正是受到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的吸引。簡單介紹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建設種植園、礦廠等情況。引起學生興趣。
三、講授新課
㈤豐饒的資源
讀圖1-29非洲主要礦產與農產品分布。指導學生讀圖,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習慣,強調圖例的作用。
觀察非洲主要的礦產品:石油、金、鐵、銅、鈾、鋁土、磷灰石、金剛石
非洲的主要農產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劍麻。
通過閱讀“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以及對氣候、景觀的復習,對照地圖冊列舉非洲的野生動物。
如有學生熟悉這方面知識,請他為同學介紹,樹立目標。
對照圖例在圖中找出各種礦產品、農產品的名稱、分布地區(qū)。
討論。列舉。初步了解自然資源的含義養(yǎng)成科學的資源觀。
通過閱讀課文總結:
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
2、植物資源豐富(熱帶雨林、熱帶草原、名貴樹種、熱帶經濟作物)
3、動物資源豐富(大型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簡單介紹非洲的糧食作物(玉米)
雖然非洲有這么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非洲并沒有因此富裕起來
㈥亟待發(fā)展的經濟
通過一些調查結果說明非洲貧窮落后的經濟現(xiàn)狀
讀圖1-30思考書上練習
1.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減去人口的死亡率。
2.從全世界來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是最高的,而歐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是最低的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人口增長迅速,而非洲的人口絕對數(shù)也很高,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使得有限的糧食分散,人均占有糧食量少,很多地區(qū)食不果腹
閱讀課文、總結非洲經濟落后的原因:
1.人口問題
2.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
3.落后的科學技術水平
4.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學生普遍了解這一現(xiàn)象,最好找學生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題目很簡單,學生獨立完成以便教師掌握情況對掌握不好的學生及時加以輔導分析。
四、總結、布置作業(yè): 目標檢測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有較多的直觀資料,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自己總結較多的地理知識,積極主動的從各個方面思考問題,逐步鍛煉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學生的總體掌握情況較好。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非洲》第三課時教案分析】相關文章:
★ 地理疑難知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