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 >地理學習 >練習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8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8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
查字典地理網 來源|2018-11-12 發(fā)表|教學分類:地理試題

地理學習

練習題

絕密 ★ 啟用前 試卷類型A

山東師大附中2018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

地 理 試 卷

命題人:遲令峰 審核人:侯彧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為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寫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和其他筆。

第I卷(單選題,共30題 共60分)

1.下列四個選項中屬于天體的是

A.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 B.流星現(xiàn)象

C.太空垃圾 D.人造衛(wèi)星上的傳感器

北京時間2017年3月30日晚,一場特殊天象“火星合月”美麗上演。據此完成2-3題。

2.下列天體系統(tǒng)中,同時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級別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3.火星和地球具有相同的

A.自轉周期 B.大氣成分

C.表面溫度 D.公轉方向

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也是地球的衛(wèi)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認為,月球是一個絕佳的天文觀測場地。我國隨著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探月工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北京時間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于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據此回答4-5題。

4.科學家稱“月球是一個絕佳的天文觀測場地”,其依據可能是

A.月球上天氣狀況穩(wěn)定,便于觀測

B.月球的體積小、質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沒有燈光及人工無線電的干擾

D.月球上晝夜交替周期長,適宜觀測的時間長

5.“嫦娥一號”撞擊月球留下的坑,將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沒有風化現(xiàn)象

B.月球內力作用表現(xiàn)微弱

C.月球上沒有風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蝕現(xiàn)象

D.月球上沒有大氣,“嫦娥一號”對月球的撞擊力大

下圖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表格是拉薩與廣州相關地理信息表"。讀圖表回答6-7題。

6.與廣州相比,拉薩

A.①較大 B.②較大

C.③較大 D.④較大

7.拉薩成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較高,離太陽較近 B.緯度較高,夏半年白晝時間較長

C.旅游業(yè)發(fā)達,大氣污染小 D.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削弱少

1859年9月1日,英國天文愛好者卡林頓觀測到日面上出現(xiàn)兩道極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遠遠超過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僅維持幾分鐘就很快消失了,這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該現(xiàn)象。據此完成8-9題。

8.卡林頓觀測到的現(xiàn)象是

A.黑子 B.耀斑

C.磁暴 D.極光

9.該現(xiàn)象劇烈爆發(fā)時,對地球的影響是

A.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B.全球許多國家發(fā)生強烈地震

C.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D.引起對流層大氣的電磁擾動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表面大氣稀薄,晝夜長短接近地球,而晝夜溫差卻超過100℃。幾十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一直沒有停止過。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完成10-11題。

10.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觀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衛(wèi)星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美麗的銀河橫跨星空 D.圓圓的地球掛在天空

11.造成火星晝夜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氣逆輻射多

③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氣逆輻射少 ④夜晚大氣吸收火星表面輻射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圖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和地球內部結構(①~④為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完成12-13題。

12.①~④表示的地球內部圈層,對應正確的是

A.①-地殼 B.②-巖石圈

C.③-地幔 D.④-軟流層

13.下列對地球內部各圈層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橫波傳播速度最大 B.②-內部物質組成均勻

C.③-呈液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 D.④-由硅酸鹽礦物組成

2010年春季,冰島的火山多次噴發(fā),使一些地區(qū)航空運輸業(yè)遭受了巨大損失。下面是冰島位置和火山噴發(fā)圖示,讀圖完成14-17題。

14.冰島位于

A.副熱帶高壓帶 B.西風帶

C.副極地低壓帶 D.極地高壓帶

15火山噴發(fā)的物質來源于

A.地殼 B.巖石圈

C.地幔 D.地核

16.火山噴發(fā)后,會導致部分地區(qū)溫度下降,主要與下列哪個過程有關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大氣逆輻射 D.地面輻射

17.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據此完成18-19題。

18.這段歌詞中贊美的藍天,其藍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19.歌詞所描述的天氣條件下,當?shù)?/p>

A.氣溫日較差小

B.深秋季節(jié)易發(fā)生霜凍現(xiàn)象

C.當日大氣保溫效應明顯

D.太陽輻射強度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山師附中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做兩個相同規(guī)格且初始溫度相同的玻璃箱(如下圖),甲底部放一層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里的氣溫,結果發(fā)現(xiàn)底部放土的比沒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據此完成20-21題。

20.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

A.大氣的溫室效應

B.大氣的熱力運動

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的時刻

D.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

21.甲箱溫度比乙箱溫度高的原因是

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 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

C.大氣吸熱強弱差異 D.大氣輻射強弱差異

22.2017年初某地發(fā)生的雪災與大氣逆溫現(xiàn)象有關。典型逆溫現(xiàn)象是指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現(xiàn)象。下列西圖中表示近地面逆溫現(xiàn)象的是

23.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在《夜雨寄北》中寫到: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則能夠體現(xiàn)“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圖示是

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局部示意圖,回答24-25題。

24.圖中的M氣壓帶是指

A.赤道低氣壓帶

B.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C.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

25.下列關于圖中M、N兩氣壓帶所反映的時間與季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

B.M表示12月份、夏季

C.N表示1月份、冬季

D.N表示7月份、夏季

讀亞洲東部某日某地面氣壓等值線圖(單位:百帕)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6-28題。

26.甲地此時的風向是

A.東南風 B.西北風

C.西南風 D.東北風

27.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關于圖中氣壓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M地附近空氣冷卻下沉形成低壓

B.M地同緯度東部海洋上空氣受熱上升形成高壓

C.副熱帶高氣壓帶被陸地上形成的熱低壓切斷

D.副極地低氣壓帶被陸地上形成的冷高壓切斷

下圖為亞洲某區(qū)域氣候分布示意圖。完成29-30題。

29.①②兩種氣候的差異最主要表現(xiàn)在

A.冬季降水量 B.最冷月均溫

C.夏季降水量 D.最熱月均溫

30.氣候③夏季盛行風的主要成因是

A.緯度差異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C.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D.地勢高低起伏狀況

第Ⅱ卷(綜合題,共40分)

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2分)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后者稱為陸風,所以合稱為海陸風。

材料二 隨著礦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多。充分利用太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⑴根據材料一,我國南海一濱海城市的學校開展了“海陸風的現(xiàn)象及其影響”地理課題研究。以下是這組學生的研究報告,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協(xié)助他們完成這項工作。

《“海陸風的現(xiàn)象及其影響”研究報告》

①海陸風是濱海地區(qū)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異,風向以一天為周期,隨晝夜交換而轉換。 (2分)

②在下圖中完成海陸風氣流(箭頭)示意圖。(4分)

③下面是調查獲得的數(shù)據(完成下列數(shù)據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各月平均海陸風的天數(shù):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

海陸風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

數(shù)據分析的結論:

一年中海陸風出現(xiàn)的天數(shù),因季節(jié)而異。從表中可知,________(季節(jié))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風或夏季風)強盛,從而“掩蓋”了晝夜的海陸風。(4分)

④分析海風對該濱海城市氣候(從溫度與濕度兩個角度回答)帶來的影響。(4分)

(2)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強大氣“溫室效應”的?(4分)

(3)利用“溫室效應”原理,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采用大棚技術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參考材料二中的圖,分別說明大棚技術對農業(yè)生產中光照、熱量、水分條件的有利影響。(4分)

32.讀圖Ⅰ“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和圖Ⅱ“甲、乙兩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⑴氣壓帶A的名稱是 ,其形成原因是該地終年高溫,垂直方向上盛行

氣流。(4分)

⑵圖Ⅰ中G帶的風向是 ,圖Ⅱ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終年受該風帶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氣候特點 。(6分)

⑶由于氣壓帶、風帶隨 南北移動而移動,地中海式氣候夏季受圖Ⅰ中的 (填字母)控制。(4分)

⑷B帶所處的亞歐大陸東岸受 的影響,形成雨熱同期的 氣候。(4分)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CBDACDDBDCBACCC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BADBDBABCDADCBB

31.⑴①海陸熱力性質(2分) 

②如圖(4分)

③冬季 冬季風(4分)

④海風從海上吹來,降低城市“熱島效應”(2分),增加空氣濕度,改善該城市的空氣質量(2分)。

⑵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長波輻射,提高了大氣溫度(2分);增加了大氣逆輻射,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2分)。

⑶使冬季的太陽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減少太陽輻射能散失);提高了大棚內的溫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種植(可以減輕凍害,提高農業(yè)生產抗災能力)(2分);有利于保持、調節(jié)大棚內空氣和土壤的水分(2分)。

32.⑴赤道低氣壓帶、上升;(4分)

⑵西風帶、乙、全年溫和濕潤;(6分)

⑶直射點、B;(4分)

⑷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季風(或亞熱帶季風)。(4分)

【山東師大附中2018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相關文章:

科普知識:最大中子星

地震前兆信息可靠性不足兩成

巧過地理識圖關

海嘯及其形成

2020年中國擬建成“空天一體”天文觀測網絡

2009年高考地理600個知識點

木星為什么有大紅斑?

最新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shù)據應用于首次全國水利普查

地理新課標與大綱版考試大綱比較

山東擬實行地震安全評價執(zhí)業(yè)資格認定制

最新地理練習題
熱門地理練習題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練習題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