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克洛蒂爾達號,最后一艘運奴船。1860年,它載著非洲奴隸來到美國南方后,就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在考古學家孜孜不倦地努力下,一百多年后,它終于在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河-滕索河三角洲現(xiàn)身。一起來看看考古學家梳理了幾百份原始資料后找到的重要信息吧!
尺寸
保險文件提供了這艘多桅帆船的詳細信息,包括結構和尺寸。目前發(fā)現(xiàn)的這艘沉船與克洛蒂爾達號的尺寸與材料吻合,用到了南方黃松木板和白橡木框架。
船艙
克洛蒂爾達號狹小的船艙只有2.1米高,原本是為了運貨,而非運人。船底鋪上了木板,110名奴隸在這里忍受了6周的煎熬。
銅殼防護
船體用銅包了起來,以防止海浪的腐蝕。當時,在莫比爾建造的多桅帆船只有5艘投了跨大西洋航行保險,因此有這樣一層銅殼防護。
鍍鋅緊固件
船體上的鐵緊固件與銅殼防護接觸后會被腐蝕,因此克洛蒂爾達號的緊固件采用了熱浸鍍鋅處理,再鉆入木頭和瀝青中。
克洛蒂爾達號最后的安息地
根據(jù)船長Foster的說法,這次航行后,克洛蒂爾達號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全都被燒毀,并沉到莫比爾河大約6米深的地方。后來為了隱藏方位,他還用炸藥炸毀了沉船。但考古學家利用3D掃描儀、磁力儀和其他技術,終于發(fā)現(xiàn)了埋在淤泥中的殘骸。
【尋找克洛蒂爾達號】相關文章:
★ 考古學家英國發(fā)現(xiàn)巨石陣孿生兄弟巨木陣
★ 解讀地球的起源
★ 地球表面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