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塑料碎片漂浮于天空中,最終會分解為塑料微粒。
一項前所未有的研究發(fā)現,在一個看似原始的偏遠山區(qū),研究者發(fā)現了大量從空中落下的塑料微粒,對全球塑料污染的程度提出了新的疑問。
在法國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脈,科學家經過記錄發(fā)現,每天每平方米有365個塑料微粒從天空中落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么多塑料微粒被沉積下來,”法國農業(yè)和生命科學學院生態(tài)實驗室的研究員Deonie Allen說。在發(fā)現塑料微粒的山區(qū)的方圓100公里內,并未發(fā)現明顯的塑料微粒源頭,Allen說,她是近日發(fā)表于《自然地球科學》上的新研究的主要作者。
“塑料微粒是一種新型的大氣污染物,”Allen說。
塑料微粒是非常小的塑料垃圾。近年來,海洋和水道中的塑料微粒受到了科學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然而,之前只有兩項研究對空氣中是否存在塑料微粒進行了探索。這兩項研究都在城市中進行,結果具有可比性,Allen說??諝庵械乃芰衔⒘K坪鯚o處不在。
“如果你帶著波長400納米的紫外線走到戶外,將紫外線向著側面照射,你會看到空氣中的各種塑料微粒發(fā)出熒光,室內的情況更加糟糕,的確很可怕,”她說道。
在五個月的時間里,Allen和同事們一直在一個海拔1400米的氣象站收集塑料微粒,他們使用的是看起來像漏斗的大氣沉降捕集器。他們對捕集器底部的直徑小于300微米的塑料碎片、纖維和薄膜進行了計數和分析。人發(fā)的平均直徑為50-70微米。人眼能看到的最小顆粒直徑約為40微米。
研究者在氣象站發(fā)現的塑料微粒中,超過50%是直徑小于25微米的碎片。
為了尋找收集到的塑料微粒的源頭,研究人員對風型進行了研究,但卻未在該地區(qū)方圓100公里內發(fā)現任何塑料源頭。該地區(qū)人口稀少,沒有工業(yè)、商業(yè)或大型農業(yè)活動。新研究的合作者Steve Allen說,他們還收集到了大量類似橙色石英的細粉塵。這很可能是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因為過去的研究表明,這種直徑達400微米的沙塵顆??梢詡鞑登Ч?。不過“沒人知道塑料微粒可傳播多遠,”他補充說。
科學家警告說,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塑料星球”。2015年,全球塑料產量約為4.2億噸,遠多于1950年的200多萬噸。2017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在這65年時間里,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huán)境中累積的塑料垃圾多達近60億噸。塑料垃圾開始以瓶子、包裝等形式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降解成塑料顆?;蚋〉募{米顆粒。一項研究估計,海洋表面漂浮著15萬到51萬億個塑料微粒。一萬億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一萬億秒相當于32000年。
塑料微粒的健康影響?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環(huán)境與健康中心的研究者Stephanie Wright稱,人們可通過食物和空氣接觸到塑料微粒,不過塑料微粒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
“我們最近才認識到人類可通過空氣接觸塑料微粒,”Wright說,她于2017年撰寫了一篇關于人類健康和塑料微粒的詳細評論文章。
目前科學家已知的是,直徑小于25微米的塑料微粒可通過鼻子或嘴巴進入人體,而直徑小于5微米的塑料微粒最終可進入肺組織?!拔覀冎榔渌愋偷男☆w粒確實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Wright說。
科學家對化石燃料(包括炭黑或煤煙)燃燒所形成的細顆粒物非常擔憂。這些細顆粒物與廣泛的健康影響有關,從哮喘到心臟病發(fā)作,再到損害兒童的記憶力和智商。大多數國家都制定了空氣污染標準以限制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尤其是那些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兩者分別被稱為pm10和pm2.5標準。
此外,塑料微粒往往具有粘性,可以積累諸如汞的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其中包括溴化阻燃劑和多環(huán)芳烴。Wright說,這些物質的確會對健康產生特定的影響。
科學家警告說,隨著包括合成纖維紡織品在內的塑料產量的增加,自然環(huán)境中的塑料微粒的數量可能會隨之增加。塑料現在被用于各種用途,比如道路、磚塊、混凝土、油漆以及許多其他公眾并不是很了解的東西。然而“我們對環(huán)境中的塑料微粒還有太多一無所知,” Wright說。
科學家對納米塑料顆粒的了解更是微不足道。納米的意思是非常非常?。?0億個納米粒子可以放進一個大頭針帽里。
納米微粒的危害?
“塑料微粒無處不在,大家不應該對此感到驚訝,”瑞士弗里堡大學的Roman Lehner說。納米塑料也無所不在,但目前科學家還未研發(fā)出檢測納米塑料的技術,Lehner說,他正在攻克這一難題。
與微米尺度或更大尺寸的相同材料相比,納米粒子具有明顯不同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納米塑料的一個獨特特性是,由于尺寸非常小,所以相對于其體積而言,其表面的原子數量更多。這一特征導致納米塑料更容易發(fā)生化學反應。納米塑料顆粒對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的潛在風險可能與塑料微粒不同,Lehner說,最近他與其它研究者對納米塑料的潛在危害進行了綜述研究。
實驗室研究表明納米塑料會對水生生物產生不良影響。研究表明,水生生物攝入的聚苯乙烯納米塑料可穿過細胞壁。這似乎會改變魚類和其他海洋物種的行為,影響其內分泌功能。實驗室實驗還表明,納米塑料能穿過人類腸道樣本的細胞壁。
目前幾乎沒有人對空氣中的納米塑料及其對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Lehner說。“我們還不知道所有的危險。然而,納米塑料可能會對環(huán)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即使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減少塑料使用也是明智的做法,S. Allen說道。我們應該淘汰購物袋和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回收塑料只是推遲了其降解成塑料微粒的時間,因此減少塑料消費是更好的辦法,他說。
至于生物塑料或可生物降解塑料?這些塑料也會變成我們看不見的塑料微粒,S. Allen說。
塑料與氣候
一項發(fā)表于同一時間的新研究警告說,氣候變化是減少塑料消費的另一個原因。據發(fā)表于《自然氣候變化》的一項新研究稱,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由化石燃料制造而成。僅2015年,該行業(y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達到17億噸。隨著塑料產量每十年翻一番,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65億噸,大約占全球碳排放預算的15%。
如果塑料行業(yè)是一個國家,它將是僅次于中國、美國和印度的第四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然而,該研究指出,積極應用可再生能源、循環(huán)利用和使用生物質作為原料,可能會使2050年的排放量與2015年持平。即便如此,屆時塑料產量仍將是目前的四倍。
【塑料無處不在:歐洲偏遠山區(qū)發(fā)現大量塑料微粒!】相關文章:
★ 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神七發(fā)射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