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塑料制品一樣,塑料餐具也常常暴露在環(huán)境中,它們危害動物健康,而且需要數(shù)百年才能徹底分解。
塑料餐具隨處可見,且大多數(shù)都是一次性的。每年有數(shù)十億的叉、刀和勺子被扔掉。與其他塑料制品一樣,餐具往往幾個世紀才能自然分解,期間,它們會對環(huán)境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
美國海洋保護協(xié)會(Ocean Conservancy)將塑料餐具列為海龜、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最致命”毒物之一。目前,要改善這一現(xiàn)狀困難重重,但也并非無計可施。
自帶餐具便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雖然這可能會引來一些異樣的目光。然而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外出旅行時需要隨身行李,這已司空見慣。
“你會隨身攜帶一個小盒子,里面盛著自己的刀叉,” 策展人Sarah Coffin說道,紐約庫珀?休伊特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design museum)2006年舉辦的展覽《喂養(yǎng)的欲望:設計與桌子上的工具》就是她參與策劃的。
隨身攜帶餐具不僅是一種后勤保障,也有助于避免疾病。“如果你是一個人進餐,就不用擔心湯里會有別人的細菌,”Coffin解釋說。進食用的餐具也是某種身份的象征,她說,“就跟你佩戴的懷表類似?!?/p>
大眾餐具通常由木頭、石頭或貝殼制成。也有些很華麗的餐具套裝用黃金或象牙制成,它們甚至可以折疊,便于旅行攜帶。到了20世紀初,光滑且防銹的不銹鋼餐具開始出現(xiàn)。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一種更新的材料進入了餐具制造業(yè):塑料。
“一次性王國”
起初,人們認為塑料餐具是可以重復使用的。德克薩斯理工大學( Texas Tech University)考古學和古典文學教授Chris Witmore還記得祖母清洗塑料餐具的情景。但隨著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繁榮,大蕭條時期恪守的節(jié)儉習慣也逐漸消失了。
“20世紀中葉之后,大多數(shù)人的物質(zhì)生活有了極大豐富,”Witmore說,這就催生了“一次性文化”。
歷史學家認為,塑料餐具鮮艷的色彩也是它們非常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Coffin說:“美國是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大國?!痹谌舾善放浦兄?,范布羅德銑削公司1970年申請專利的塑料叉勺最受歡迎。他還補充說,法國人對野餐的鐘愛也促進了一次性餐具的繁榮。
設計師Jean-Pierre Vitrac制作了一個塑料野餐托盤,里面包含了叉子、勺子、刀和杯子。你可以把它們掰下來用,用完之后可以一次性全部扔掉。這些餐具甚至有許多明亮的顏色可供選擇,Coffin認為這也是塑料制品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
塑料餐具的盛行代表著文化與便利的完美結合,這也帶來了巨大商機。許多大公司,包括全球最大的食品服務供應商之一的法國索迪斯公司(Sodexo),紛紛將目光轉向塑料餐具。索迪斯公司可持續(xù)供應管理部的高級主管Judy Panayos表示:“便利性確實讓一次性用品成為了我們?nèi)粘I畹囊徊糠??!?/p>
如今,僅在美國,該公司每月就要購入4400萬件一次性餐具。全球范圍內(nèi),塑料餐具產(chǎn)業(yè)的市場價值高達26億美元。
但便利是要付出代價的。和許多塑料制品一樣,餐具也常常暴露在環(huán)境中。非盈利組織5Gyres收集到的海灘垃圾清理數(shù)據(jù)表明,餐具是第七大最常收集到的塑料垃圾。
5Gyres組織的執(zhí)行董事Anna Cummins強調(diào):“在所有類別中,用于盛裝食品和飲料的一次性制品以壓倒性優(yōu)勢占據(jù)了榜首?!?/p>
她認為,環(huán)保主義者對某種單一塑料制品的討伐(無論是袋子、吸管還是其他東西)無法引發(fā)輿論的關注,這個領域需要更全面地整頓?!皩W⒂趩我划a(chǎn)品雖然很重要,但這還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p>
減少浪費
今年1月,葡萄牙嗨航航空公司(嗨航( Hi Fly))的一架客機從里斯本起飛,飛往巴西。與該公司的其他航班一樣,乘務員會為乘客提供飲料、食物和點心,但不再使用塑料制品盛裝這些食物。據(jù)該航空公司稱,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客機。
嗨航使用了一系列替代材料,從紙制到植物性的一次性用品。這些餐具由可重復使用的竹子制成,航空公司計劃將這些竹制餐具帶回餐飲部門清洗,它們可以重復使用100次。
該航空公司表示,他們將在2019年底之前淘汰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這架航班只是本次任務的第一步。這一做法引來其他航空公司紛紛效仿: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為紀念4月的地球日,推出了自己的無塑料航班。
塑料餐具是影響更為廣泛的反塑料運動的一部分。2016年,法國成為第一個禁止使用塑料餐具的國家。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試驗塑料替代品,從土豆淀粉和檳榔葉到以谷物為原料的可食用餐具。
這類塑料替代品的銷量仍然相對較低,往往受到成本上升的阻礙,而且其環(huán)境效益也有待考證。例如,所謂的生物塑料是由植物材料制成的,它們的分解可能需要特定的條件,其制造過程也需要耗費能量和水。但這類制品和其他類型的生物可降解餐具的市場正在增長。
地球還是塑料?
如果你能做到如下三點,將有助于解決塑料危機:
1.攜帶可重復使用的餐具。
2.如果你使用一次性餐具,確保它是由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材料制成的。
3.選擇不使用塑料餐具的餐廳。
一次性使用的新觀點
許多公司正在使用植物性材料制作餐具。其中一些材料來自速生樹木,如樺樹或竹子;加拿大品牌Aspenware還用到了來自木材行業(yè)的過剩木材。
Clickeat一次性木制餐具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是一組精簡型餐具(包含叉、刀和一個可選的勺子),可以分成幾個單獨的工具,使用后可以一并處理掉。
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Steven Adler表示:“這組餐具是可堆肥和生物降解的?!?/p>
大約10年前,Adler第一次意識到了塑料垃圾問題的嚴重性,當時他正和一個朋友在智利沖浪。海灘上到處都是塑料垃圾。Adler感到非常震驚,他開始和其他人討論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
“大家都在談論塑料袋和塑料瓶,但沒人談論餐具,”他回憶道。為了設計制作替代品,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Simplo。
雖然Adler認為Clickeat 比其他種類的餐具更具優(yōu)勢,尤其是生物塑料餐具,但他強調(diào),他并不會阻止人們尋找其他解決方案,比如攜帶自己的餐具;他只是想提供更好的選擇。
“我們的目標不是取代可重復使用的東西,”他說道?!拔覀冋噲D重新定義一次性的概念?!?/p>
在中國,環(huán)保人士發(fā)起運動,要求人們自己攜帶筷子。電商Etsy有一個版塊專門出售可重復使用的餐具。自帶餐具運動似乎正在升溫。
“我會把它們放在背包里,” Panayos談到她的可重復使用餐具時說道。
索迪斯公司正在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袋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食品容器,并將吸管列為“按需”購買項目。
但Panayos認為,塑料餐具的大規(guī)模替換仍然十分困難。難點在于,餐廳的洗碗能力有限,而像監(jiān)獄這樣的地方,必須提供更柔軟的,危險系數(shù)低的餐具。
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授Chris Whitmore表示:“當塑料無處不在,隨時會被動物們吞下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使用?!?/p>
【為什么自帶叉勺有助于解決塑料危機】相關文章:
★ 生態(tài)司著力解決農(nóng)村突出環(huán)境問題
★ 為什么南極沒有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