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28日,距離前往月球僅18天,阿波羅11號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柯林斯正在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模擬器里,練習打開飛船的對接艙。
我還能叫你哥倫比亞號嗎?我知道你還在四處旅行,到各個博物館里亮相,而不是飛往陌生的地方。不過,在你開始驕傲自滿之前,我還是想提醒一下你卑微的出身。1966年,你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唐尼市,我曾在那兒為你受洗。你的前輩曾被叫作“軟糖”(阿波羅9號指令艙),而我越過你仿佛被壓扁的蘑菇般尷尬的幾何結構,看到了你的未來:在太平洋的海浪里優(yōu)雅地起伏著。哥倫比亞啊,你確實是海洋珍寶!
1969年阿波羅11號探月任務期間,哥倫比亞號指令艙大部分時間都是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埃德溫·巴斯·奧爾德林(Edwin "Buzz" Aldrin)和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的生活區(qū)。
指令艙內(nèi)部空間與一輛大汽車差不多。指令艙是宇航員的主艙,主要用于工作和生活。
當年我在組裝線旁陪伴你的時刻還歷歷在目,那經(jīng)歷可一點兒也不好受。我們忙到半夜,完成一項又一項的測試來確保你能通過認證。那時的我們經(jīng)常到“通往月球之門”39A發(fā)射坪,我也以你為傲,急切地想爬進去坐坐。
重要日子來臨那天,隨著3400多噸的推力在我們身后呼嘯,我真替你的脆弱擔心。但你如此堅強,連一個斷路器都沒有跳閘??礃幼幽愀矚g離開地球而不是呆坐在發(fā)射坪上,而你在太空中走得更是順利。(好吧,3號燃料電池除外。不過我認為它不算是失靈,頂多算是一個自由的靈魂不愿意像1、2號燃料電池那樣受束縛而已。)
然后,我擺脫了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斯·奧爾德林,把他倆送到下方90多千米的月面上去尋歡作樂。我們倆終于可以獨處了。嗨,等我吃完我最愛的這一管雞湯醬,再給我來一管黑咖啡。溫度調(diào)到24℃。很好,這兒太舒服了!
也不知道為啥,可能是因為那時候的新聞都比較慢吧,媒體已經(jīng)宣布我是整個孤獨宇宙里最孤獨的人,孤零零地待在月球軌道上,我的孤獨感似乎前無古人。真荒謬!我怎么會孤獨呢?你陪著我,我陪著你(和燃料電池),窗外還有美景可欣賞。
我想我應該拍張地球的照片,證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獨。等等,比爾·安德斯已經(jīng)在阿波羅8號飛船上拍了一張地球的照片,所以我也沒必要再模仿一遍了。
于是,我想,在我們準備返回地球時,哥倫比亞啊,我應該紀念一下你的成就:一張肖像或某種藝術化的致謝,比如畫一幅你隔熱罩上的金光,或者跳一段少女之舞,又或者是在月巖上鑲嵌一顆星光藍寶石。然而我都不會,于是,我用我那可靠的舊圓珠筆寫下:
107號宇宙飛船,又名阿波羅11號,又名“哥倫比亞”,是有史以來最棒的飛船。愿上帝保佑她!
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柯林斯
1969年7月24日,哥倫比亞號在太平洋濺落后,被大黃蜂號航母救起。在搭乘航母回程途中,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爬回指令艙,在一個設備間面板寫下了圖上這一段話。
【親愛的哥倫比亞號:阿波羅11號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向你道謝】相關文章:
★ 世界最大的洋
★ 珠三角地質(zhì)情況不穩(wěn)定 專家稱存地質(zhì)災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