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試卷中,選擇題和綜合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諸如“當某種地理現(xiàn)象發(fā)生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什么?”的問題。解答這種類型的題目,季節(jié)的判讀非常關鍵。
1、光照圖的判讀
根據(jù)光照圖的晝夜長短狀況來判斷季節(jié):不同的季節(jié),南北半球的光照情況和晝夜長短不同,晨昏線與經(jīng)線的關系也不同,由此可以確定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進而確定出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判讀時可直接分析極圈內晝夜長短來判定南北半球所處的季節(jié):夏至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與經(jīng)線相交),北極圈內為極晝,南極圈內為極夜,冬至日相反。二分日晨昏線通過赤道,聯(lián)結兩極(與經(jīng)線重合),全球晝夜等長,均為12時。
2、地球公轉的判讀
根據(jù)地球的公轉軌道或公轉速度來判斷季節(jié):地球的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時,速度最快,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每年的七月初,地球公轉至遠日點時,速度最慢,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所以明確了地球的公轉軌道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位置及公轉的速度,也就確定了季節(jié)。
3、日出日落的判讀
根據(jù)日出日落的方向判斷季節(jié):北半球某地某天如果太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則北半球白晝長于黑夜,為夏半年,南半球為冬半年;北半球某地某天如果太陽從東南升起,西南落下,則北半球白晝短于黑夜,為冬半年,南半球為夏半年。
根據(jù)日出日落的時間判斷季節(jié):北半球日出時間早于6點,日落時間晚于18點時,則白晝長于12小時,為夏半年;日出時間晚于6點,日落時間早于18點時,則白晝短于12小時,為冬半年。
4、氣候特征的判讀
根據(jù)某地區(qū)氣候的氣溫和降水特征來判斷季節(jié):在我們學習過的氣候中,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季風氣候等氣候類型季節(jié)變化明顯,能指示季節(jié)。例如當雅典(洛杉磯、舊金山、羅馬、塔蘭托、馬賽等)炎熱干燥時,或開普敦(珀斯、圣地亞哥等)溫和多雨時,或南亞盛行西南季風時(東亞盛行東南季風時),北半球為夏季;當北京寒冷干燥時,或巴西高原東南部多雨時,或馬達加斯加西部降水豐富時,北半球為冬季。
【高中地理考點:關于季節(jié)的判讀分析】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考點 太陽高度的方式及解答規(guī)律
★ 高中地理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