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學中,氣候類型的確定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在各種考查氣候類型判斷的習題和檢測試題中,關于全球氣候類型的較多,對學生而言,往往是無從下手,更說不上準確地判斷。但考題無論如何千變萬化,但判斷氣候類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根據(jù)某地氣溫和降水的資料、圖表資料,判斷氣候類型
這種考題通常是以氣溫變化曲線──降水柱狀圖或者是圖表資料等的形式給出某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由于氣候類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氣溫和降水這兩大氣候要素構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是不相同的,反過來通過氣溫和降水的具體數(shù)據(jù)或資料等進行入手,就可以分析出其氣候特征,把分析的氣候特點與相應的氣候類型對號入座,問題也就迎韌而解了。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運用一線串的方法:全球—半球—氣候帶—氣候類型,學生就能準確地確定氣候類型,效果特別明顯。在教學中,進一步讓學生領會8個字:以溫定帶,以水定型,即是說,以給出氣溫的氣溫資料確定其熱量帶,以提供的降水資料確定其具體的氣候類型。具體步驟如下:
(一)明確該地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
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了黃赤交角,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歸線之間作往返運動,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熱量分配不均,導致了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剛好相反,所以氣溫的變化也是相反的。根據(jù)氣溫的最熱月和最冷月以及氣溫曲線的形態(tài)可以確定該地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其判斷指標如下表:
(二)判斷該地所屬的熱量帶
根據(jù)最冷月或最熱月的均溫值,確定該地熱量帶(即氣候帶)。見下表。
特例: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值>
(三)確定該地的具體氣候類型
在第二步的基礎上,根據(jù)資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狀圖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節(jié)分配(主要是雨季),最后確定氣候類型,其判斷指標如下表所示:
上表也可以簡化成如下表格。
年雨型:是指全年降水量多,季節(jié)分配均一,沒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是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較少
冬雨型:是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較少
少雨型:是指全年少雨或無雨
【高考地理考點氣候類型的判斷技巧】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考點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