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它是自然災害中的原生災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氣象災害是自然災害中最為頻繁而又嚴重的災害。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fā)生十分頻繁、災害種類甚多,造成損失十分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
種類:
氣象災害,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
天氣、氣候災害,是指因臺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風、沙塵、龍卷、大(濃)霧、高溫、低溫、連陰雨、凍雨、霜凍、結(積)冰、寒潮、干旱、干熱風、熱浪、洪澇、積澇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是指因氣象因素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森林火災、酸雨、空氣污染等災害。
氣象災害有20余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⑴暴雨:山洪暴發(fā)、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⑵雨澇:內澇、漬水;
⑶干旱:農業(yè)、林業(yè)、草原的旱災,工業(yè)、城市、農村缺水;氣象災害⑷干熱風:干旱風、焚風;
⑸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⑹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⑺冷害:由于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⑻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⑼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⑽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后路面結冰;
⑾雪害:暴風雪、積雪;
⑿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⒀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⒁龍卷風:局部毀壞性災害;
⒂雷電:雷擊傷亡;
⒃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fā)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⒄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⒅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⒆酸雨:作物等受害。
防護措施:
臺風在家里
1.斷電。
⒉盡量避免使用電話。氣象災害3.未收到臺風離開的報告前,即使出現短暫的平息仍須保持警惕。
⒋如果無法撤離至安全場所,可就近選擇在空間較小的室內(如壁櫥、廁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堅固物體下。
⒌在高層建筑的人員應撤至底層。
6.切勿隨意外出。
在海岸附近或海上
⒈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橋上行走。
⒉海上船舶必須與海岸電臺取得聯系,確定船只與臺風中心的相對位置,立即開船遠離臺風。
⒊船上自測臺風中心大致位置與距離:背風而立,臺風中心位于船的左邊;船上測得氣壓低于正常值500帕,則臺風中心距船一般不超過300千米;若測得風力已達8級,則臺風中心距船一般150千米左右。
龍卷風在家里
1.切斷電源。
⒉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墻壁,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墻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盡量避免使用電話。
⒊用床墊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傷。
⒋最安全的躲藏地點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在街上
⒈就近進入混凝土建筑底層。
⒉遠離大樹、電線桿或簡易房屋等。
在曠野
⒊朝與龍卷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快跑。
⒋來不及逃離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姿勢:臉朝下,閉嘴、閉眼,用雙手、雙臂保護住頭部。
雷電
1.在路上避雨時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電桿、煙囪、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到大樹下躲雨。
⒉遠離開闊地帶的金屬物品(拖拉機、農具、摩托車、自行車、高爾夫球車及高爾夫球棒等)。
⒊不要去山頂、開闊地、海灘或船只上。
⒋不要待在開闊地單獨的屋棚或其他小建筑內。
⒌有條件的家庭最好安裝家用電器過電壓保護器(又名避雷器)。
冰雹
⒈關好門窗。
⒉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⒊戶外作業(yè)人員暫停作業(yè),到安全地方暫避。
⒋暫停戶外活動,勿隨意出行
沙塵暴
1.特別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⒉出門戴口罩、紗巾等。
⒊關好門窗,屋外搭建物要緊固。
⒋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⒌身處危險地帶或危房里的居民應轉移到安全地方。
⒍幼兒園、學校、單位應采取暫避措施,必要時須停課、停業(yè)。
⒎受影響的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要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時暫時封閉或停航。
⒏不要購買露天食品。
⒐盡量減少外出,暫停戶外活動,盡可能停留在安全的地方。
⒑騎車、開車要減速慢行,遠離樹木和廣告牌。
高溫
⒈盡量留在室內,并避免陽光直射;必須外出時要打遮陽傘、穿淺色衣服、戴寬沿帽。
⒉暫停戶外或室內大型集會。
⒊室內空調溫度不要過低;空調無法使用時,選擇其他降溫方法,比如向地面灑些水等。
⒋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溫水洗澡。
⒌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暫停大量消耗體力的工作。
⒍宜吃咸食,多飲涼白開水、冷鹽水、白菊花水、綠豆湯等;不要過度飲用冷飲或含酒精飲料。
雪災
1.汽車減速慢行,路人當心滑倒;必要時封閉道路交通。
⒉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⒊關好門窗,緊固室外搭建物。
⒋船舶進港避風。
⒌高空、水上等戶外人員停止作業(yè)。
寒潮
在室內
⒈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及緊急狀況警報。
⒉多穿幾層輕、寬、舒適并暖和的衣服;盡量留在室內。
⒊注意飲食規(guī)律,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
⒋避免過度勞累。
⒌警惕凍傷信號:手指、腳趾、耳垂及鼻頭失去知覺或出現泛蒼白色。如出現類似癥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或就醫(yī)。
⒍可使用暖水袋或熱寶取暖,但小心被灼傷。
⒎盡量不開車外出。
駕車外出
⒏走干道。
⒐·不夜間開車,不單獨駕駛,不疲勞駕駛。
大霧
⒈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⒉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口罩。
⒊騎自行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
⒋司機小心駕駛,須打開防霧燈,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制動距離,并減速慢行;需停車時要注意先駛到外道再停車。
⒌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時暫時封閉或停航。
【氣象災害的防護措施】相關文章:
★ 氣象科普小知識
★ 天氣圖預報的方法
★ 世界最大的內陸湖
★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chuàng)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