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變化問題,只是捂著嘴竊笑和翻白眼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無論是科學家、倫理學家,還是法律專家,如今都在十分嚴肅地思考人類該如何處理氣候問題,目標是盡可能地使氣候維持在我們已經(jīng)適應的現(xiàn)狀。
今時今日,當人們提起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時,地球工程技術顯得不著邊際,并讓人覺得是簡單粗暴的建議和理論。至于它們在現(xiàn)實世界能否奏效,人們所知甚少。
決定哪些地球工程技術可以投入試驗,并且如何安全地完成試驗,都還存在著巨大的障礙。地球工程技術的運用產(chǎn)生的影響將是全球性的,但是讓所有國家都同意任何一條具體的舉措都會是極其困難的。
不過情況正在發(fā)生一些變化。
地球工程技術:從空想到戰(zhàn)略高度
在今年3月份北加利福尼亞的一場會議上,一個大約175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已經(jīng)開始了嘗試。在同樣的地方,1975年曾經(jīng)召開會議為DNA重組的研究設置了志愿標準,仿效此標準制定的方法,阿西洛馬爾國際會議在加州太平洋果園舉辦了氣候干預科技的會議,致力于制定指導地球工程技術試驗的一系列規(guī)范和可接受的實踐準則,希望能夠提供有約束力的國際標準的路線圖。
地球工程技術對規(guī)則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了。這意味著它們可能超越空想的階段。有人已經(jīng)稱地球工程技術為“一個壞主意,但是它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
“很顯然,地球工程技術的地位正在發(fā)生改變,由開始時僅僅是科學假想,到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從戰(zhàn)略的高度被認真考慮。”雅邁·卡西奧說,他是環(huán)境未來學家、加州帕洛阿爾托未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成員。
卡西奧關于地球工程技術的書《出租地球》于去年出版。最近至少有兩本關于同主題的書籍也將會出版。
英國的最高科學機構———皇家科學院,最近正在展開該主題的一個深度研究項目。英國國會和美國議會都在進行相關的調(diào)查。
“地球工程學研究的其實是,如果其他的努力都失敗了,是否有一個最后的保險策略存在”,非盈利組織氣候反應基金的首席執(zhí)行官瑪格麗特·雷內(nèi)說。
減緩氣候變化的“第三條道路”
實際上,因為排放了無以計數(shù)的溫室氣體,人類活動已經(jīng)改變了地球的承受能力。氣候科學家們稱,在這個世紀全球氣溫升高數(shù)攝氏度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為了反擊如此快速的變暖帶來的負面效應,政治領導人們試圖締結溫室氣體減排的國際協(xié)議,通常被稱為“氣候緩和”。
政府同時也開始在尋找適應變暖世界的生存之道,因為氣候變暖已經(jīng)給世界帶來了變化,如降雨模式的改變(更頻繁的旱災和洪澇),更多強烈的風暴,還有上升的海平面。
而地球工程學可以說是減緩氣候變化難題的第三條道路。
但是,在談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時,大部分的科學家還是會重點強調(diào)兩點:地球工程技術這樣的計劃需要在仔細的考慮之后、而且只有到可以感受到災難性的氣候?qū)l(fā)生時才能嘗試,作為招數(shù)用盡時再使用的手段。它們決不能替代溫室氣體的減排。充其量,地球工程技術之于應對氣候變化,就像“拇指之于堤壩”———只是暫時和局部的解決方案。正如卡西奧所說:“它只是延緩刑罰,而不是得到赦免?!?/p>
陽光照射管理和二氧化碳轉移計劃
地球工程技術對全球氣候做出修正的計劃一般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的類別:一種是削減被地球及其大氣層所吸收的太陽光的數(shù)量,有人稱之為陽光照射管理(SRM)。一般情況下,大約70%陽光是被地球及其大氣層吸收,而剩下的30%被反射回太空中。只要有多出1%的太陽光被反射回去,地球就會以可觀的幅度變涼。另外一種是通過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進行轉移,來直接抵消人類的二氧化碳排放。
可能最知名的“阻擋陽光計劃”要數(shù)在大氣層的上層播撒硫磺顆粒,從而使其更容易反射太陽光。現(xiàn)實世界的經(jīng)驗證明,這種技術能夠奏效。
比如,1991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爆發(fā),排放到高空的煙塵里含有硫酸鹽和其他微粒,可以把更多的陽光反射到太空中。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導致第二年地球的氣溫下降華氏一度左右。一個多世紀以前,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曾經(jīng)有更大規(guī)模的噴發(fā),可能對全球溫度有更巨大的影響。而現(xiàn)在的冰島火山爆發(fā)也無疑會有類似的效果,關鍵取決于它能夠持續(xù)多久了。
模仿“火山效應”會引起氣溫迅速變涼,不過,必須有規(guī)律地向大氣中播撒硫磺顆粒才能維持這種效應。如果項目中斷,氣溫變涼的效應也會消失,而氣候變暖會繼續(xù)加速。
因為SRM方案并沒有真正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它也沒有解決氣候變暖這個雙面惡魔的另一面:海洋酸化。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會更多,這會讓海水酸性升高。當海水酸性達到一定程度,珊瑚礁和貝類就會相繼死去。最終,整個海洋食物鏈都可能受到威脅。
建立透明化的全球研究機制
“所有地球工程技術的修補都可能存在無法預期的問題”,邁克爾·麥克拉肯說,他是華盛頓一家非盈利的氣候機構的氣候變化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每一種解決方法都有負面效應?!斑@種事情沒有免費的午餐”,他說,“不同類型的午餐代價不同?!?/p>
“對地球工程技術的試驗進行管控的研究,現(xiàn)在還處于嬰兒期———更不用提技術的投入運用了”,圣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國際環(huán)境管控的政治學者大衛(wèi)·維克多說,“我想問題在于,現(xiàn)在地球工程技術都還是在地圖上布局,沒有人敢確定在現(xiàn)實世界中該從哪兒開始。
比如,因為國際法的存在,往海里傾倒鐵屑讓海水里生長出更多海藻從而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方法,就可能會被限制。維克多博士說:“不經(jīng)允許就往海水里倒東西,這種行為顯然不合法?!?/p>
他指出,有些研究,像用計算機進行的研究,在實驗室里就可以完成,但是在現(xiàn)實世界進行試驗還是必需的。因為試驗的確存在風險,有人認為透明化的研究可能是最好的辦法———試驗結果和數(shù)據(jù)可以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科學家之間自由、公開地共享,并接受各國政府的監(jiān)督。
鏈接:
地球工程技術方案的利與弊
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地球工程技術方案的利與弊都需要考慮進來。
阻擋或反射陽光的方案:
一、為建筑設置白色屋頂和亮色的路面,把更多陽光反射回太空。
利:基本上不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應。
弊:僅僅靠這個方案不會帶來顯著的氣候改變。
二、往大氣層的高層傳送二氧化硫顆粒。
利:自然界火山爆發(fā)時發(fā)生的情況,驗證了這種方案有可能奏效。
弊:可能會改變降雨模式,導致有些區(qū)域濕潤,而有些區(qū)域干燥??赡軙е鲁粞鯇幼儽』蛘咂渌€未意識到的負面效應。必須不斷重復操作才能奏效。
三、在空中安裝鏡子。按軌道安裝的鏡子會把陽光從地球反射回空中。
利:可以在地球特別需要變涼的關鍵區(qū)域大面積安裝,比如南極和北極。
弊:價格昂貴。
四、使云層變白。用船把海水噴霧到大氣低層,讓閃光的鹽的結晶體照亮云層和反射陽光。
利:在現(xiàn)行國際法下,使用海水是合法的。
弊: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進行。
五、使海洋變白(小氣泡法):用運行的船只在海水上制造大量微小的氣泡,小氣泡白色且易于反光。
利與弊:同上。
六、大面積種植亮色易于反光的植物。
利:會把太陽光反射回空中。
弊: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
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的辦法(一般需花費較長時間才能效果顯著):
一、植樹造林吸收二氧化碳。
利:能夠奏效,而且?guī)缀鯖]有風險。
弊:單單靠植樹造林對氣候變涼產(chǎn)生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制造人工樹吸收二氧化碳。
利:會轉移掉一部分二氧化碳。
弊:太昂貴,而且技術未經(jīng)驗證。
三、用鐵屑滋養(yǎng)海洋植物生長。
利:海藻生長時會吸收二氧化碳,然后沉入海洋深處。
弊:研究表明這種海藻可能有毒。同時還可能有其他負面效應。
【地球工程技術:萬不得已的手段】相關文章: